当前位置:黑龙江奶业信息网 >> 奶牛频道

奶牛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手册

[导读] 奶牛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手册


第一章 奶牛养殖灾前预防管理和技术措施

第一节 奶牛养殖饲草料储备方案

苏衍菁 王封霞 杨志强 张幸怡

(光明牧业有限公司)


对于牧场而言,饲料是牛奶生产中最高的成本投入之一,通常占比达到50%-60%。对于奶牛而言,饲料是其获取营养的唯一来源,只有采食到足够优质的饲料,才能保障它充分的发挥生产性能和维持健康状态,牧场才能获得最佳的收益。由于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不同,所需的饲料数量和种类也不同。因此,为了满足各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牧场需要针对性的储备不同的饲料原料。

1.奶牛养殖饲草料储备种类

奶牛是反刍动物,因此其所需的饲草料分为精饲料和粗饲料。其中,精饲料主要是能量类和蛋白类饲料来源,粗饲料主要是纤维类饲料来源。在能量类饲料方面,玉米类是主要的来源,包括玉米粉、压片玉米、膨化玉米,其次为小麦和大麦;在蛋白类饲料方面,豆粕是主要的来源,其次为棉粕、双低菜籽粕和葵花粕等;在纤维类饲料方面,又分为干草类和青贮类,干草类主要包括苜蓿干草、燕麦干草和秸秆类等,青贮类主要包括玉米青贮、小麦青贮、大麦青贮、高粱青贮、苜蓿青贮和燕麦青贮等。除此之外,随着奶牛养殖领域饲草料种类的发展,农副类一些短纤产品也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如甜菜粕、大豆皮、玉米纤维、DDGS、苹果粕和啤酒糟等。

2.奶牛养殖饲草料储备数量

牧场饲草料的储备数量需要依据饲养规模、牛群结构、各阶段牛群头数、各阶段饲养天数、配方种类和配方用量进行估算,还需根据牛群的具体采食量、各种饲料的损耗、库存量、库存容量、日常安全库存天数以及特殊情况进行浮动调整。牛群结构:对于规模化牧场而言,通常分为后备和成母牛两个大群体(表1)。其中,后备牛群根据不同的月龄阶段,通常划分为哺乳犊牛(0-2月龄)、断奶犊牛(2-6月龄)、育成牛(7-12月龄)和青年牛(怀孕-产犊前);成母牛根据不同的泌乳阶段和产奶量,通常划分为新产牛(分娩-产后21 d)、高产牛(产后22 d-产后100 d)、中产牛(产后100 d-产后200 d)、低产牛(产后200 d-产后300 d)、干奶前期(产前60 d-产前21 d)和围产前期(产前21 d-产犊)。各阶段牛群头数:对于饲养规模稳定不扩群的牧场来说,其后备牛群和成母牛群的比例约为50:50。

(1)哺乳犊牛(0-2月龄):该阶段犊牛的营养来源主要为液体奶,其次为颗粒料。通常情况下,犊牛从出生到断奶所需的液体奶总量大概在400-500 L,按照1:8转化为代乳粉约50-60 kg。在该阶段,犊牛的颗粒料采食量平均约为400-500 g/d,总需约24-30 kg。

(2)断奶犊牛(2-6月龄):该阶段犊牛的营养来源主要为颗粒料,其次为干草,主要为燕麦干草。从表2可知,该阶段犊牛颗粒料和燕麦干草的平均采食量分别约为3.25-3.75 kg/d和0.25-0.35 kg/d。

(3)育成牛(7-12月龄):该阶段奶牛TMR日粮中的精混料约3.0-4.0 kg/d,主要为玉米、豆粕、DDGS和玉米纤维等;干草类约2.0-4.0 kg/d,主要为国产苜蓿和国产燕麦等;青贮类约8.0-10.0 kg,主要为玉米青贮。各种原料的大概用量,见表3。

(4)青年牛(怀孕-产前):该阶段奶牛TMR日粮中的精混料约2.5-3.5 kg/d,主要为棉粕、DDGS和玉米纤维等;干草类约4.0-5.0 kg/d,主要为国产苜蓿、国产燕麦和秸秆类等;青贮类约10.0-12.0 kg,主要为玉米青贮。该阶段牛只容易发胖,比较适宜采用小麦、燕麦和苜蓿等低淀粉含量的青贮。各种原料的大概用量,见表3。

(5)新产牛(分娩-产后21 d):该阶段奶牛TMR日粮中的精混料约8.0-9.0 kg/d,主要为玉米、豆粕、大豆皮、甜菜粕和棉籽等;干草类约3.0-4.0 kg/d,主要为进口苜蓿和进口燕麦等;青贮类约15.0-18.0 kg,主要为玉米青贮。各种原料的大概用量,见表3。

(6)高产牛(产后22 d-产后100 d):该阶段奶牛TMR日粮中的精混料约10.0-12.0 kg/d,主要为玉米、豆粕、大豆皮、甜菜粕和棉籽等;干草类约3.0-4.0 kg/d,主要为进口苜蓿;青贮类约20.0-25.0 kg,主要为玉米青贮。各种原料的大概用量,见表3。

(7)中产牛(产后100 d-产后200 d):该阶段奶牛TMR日粮中的精混料约8.0-9.0 kg/d,主要为玉米、豆粕、DDGS、玉米纤维、大豆皮和甜菜粕等;干草类约3.0-4.0 kg/d,主要为国产苜蓿;青贮类约20.0-23.0 kg,主要为玉米青贮。各种原料的大概用量,见表3。

(8)低产牛(产后200 d-产后300 d):该阶段奶牛TMR日粮中的精混料约6.0-7.0 kg/d,主要为玉米、棉粕、DDGS和玉米纤维等;干草类约5.0-6.0 kg/d,主要为国产苜蓿和秸秆类;青贮类约18.0-20.0 kg,主要为玉米青贮。各种原料的大概用量,见表3。

(9)干奶前期(产前60 d-产前21 d):该阶段奶牛TMR日粮中的精混料约2.0-3.0 kg/d,主要为豆粕和玉米纤维等;干草类约6.0-7.0 kg/d,主要为国产苜蓿、国产燕麦和秸秆类;青贮类约10.0-12.0 kg,主要为玉米青贮。各种原料的大概用量,见表3。

(10)围产前期(产前21 d-产犊):该阶段奶牛TMR日粮中的精混料约4.0-5.0 kg/d,主要为玉米、豆粕、豆皮和棉籽等;干草类约4.0-5.0 kg/d,主要为进口苜蓿和进口国产燕麦等;青贮类约10.0-15.0 kg,主要为玉米青贮。各种原料的大概用量,见表3。

牧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阶段奶牛每日的饲草料使用情况,乘以各阶段奶牛的饲养头数,就可估算出牛群对各种原料的日需要量。正常情况下,建议各种饲料原料的安全库存至少为7 d,进口原料的安全库存至少为15 d。

3.奶牛养殖饲草料储备管理

为确保饲草料从入库到出库使用期间的质量安全,以免造成饲料积压与浪费,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和经济的使用,牧场需要做好饲草料储备的管理流程工作,包括饲草料入库、饲草料出库和饲草料库存监督等。除此之外,整个过程中还需保障饲草料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1)饲草料入库管理:饲料进场前,先进行感官检测。感官合格后,再采样进行营养和卫生指标检测。检测合格的饲料,过磅入库,在卸货过程中,随机抽检进行感官检测。饲料按照畜牧人员要求摆放,卸货后,按照饲料标识卡填写相关信息。

(2)饲草料储存管理:库房必须按照不同种类,不同批次饲料原料安排具体的码放地点,分类码放。精粗饲料分开码放,散料、袋装饲料分开存放。草捆和袋装饲料码放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码放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尽量做到等袋一致,以便管理和点库。精料使用垫仓板,离墙、离地,降低变质风险,散装料在每批次使用结束后,清理料仓死角。高湿饲料,比如啤酒糟,必须保证储存场所的卫生。室外储放粗饲料的地方地势要高,通风良好,粗饲料必须离地,码放高度不能过高,远离建筑物和变压器,保障每垛间隔距离适宜,有防雨雪防火措施。每种物料必须悬挂标识牌,标明物料的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品名、到货日期、检验情况、有效期截止时间以及数量,标识牌每日进行更改。室内外饲草料库都要做好防火措施,消防设备标识醒目,存放整齐,便于取用。

(3)饲草料出库管理:根据牧场每天的日粮配料计划情况,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制定各种原料的使用明细表。每天根据明细表制定出库单备案,并对比各种原料的实际用料量,以及时掌握具体的出库量情况。

(4)饲草料库存管理:每天进行盘点,并对库房所有物料的感观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标示,并及时联系品控处再次检测,确定其质量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及时挑出放在不合格原料存放区。同样的,对于临近保证期的饲料,也要进行标示和质量检测。月底盘点库存,盘赢盘亏部分均当月结清,差异过高的物料分析原因,管理上做改进。


第二节 奶牛养殖生物安全防控方案

吴文学 王天坤 闫新博

(中国农业大学)


1.人员管理

洪涝及疫情期间,场区应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如确需进场,应提前12 h向奶牛养殖场相关负责人提出申请。入场前7天内曾进入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生物安全高风险场所,或接触过病死动物及其排泄物或污染物的人员,应严禁进入。进场人员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消毒、淋浴、更衣,并在住所区隔离48 h以上,携带物品也须消毒后带入。入场后,应根据不同区域生物安全等级进行管理,遵循单向流动原则,禁止逆向进入生物安全更高级别区域。运输病死牛/牛粪时,场内人员应避免与外部车辆及人员接触。司乘人员如需随车进入生产限制区,则严禁下车。

进场消毒间内应设洗手、消毒盆和人行消毒通道。评估雾化消毒的安全性、有效性,优先选用对呼吸道、眼等黏膜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及其使用浓度,经超声波等方法雾化,用于人行通道消毒。例如,过氧乙酸、季铵盐、二氧化氯(有效氯计)和过硫酸氢钾等。也可采用臭氧杀菌器等进行消毒。消毒通道地面设消毒池或铺消毒垫,可洒布氢氧化钠溶液、过氧乙酸溶液等,药液不足及时补充,至少每3天更换一次,进入场区人员的靴鞋应消毒3~5 min。

人员消毒后,在淋浴间内淋浴和更换场区工作服(含靴、帽)后进入场区。减少人员跨生产单元作业,不同生产单元的出入口应设消毒垫(池)和洗手、消毒盆,用于生产人员进出不同生产单元时的手、脚消毒。输精和胚胎移植人员应穿戴灭菌的口罩、帽子、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靴。进入发病栏舍的人员应使用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靴,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靴应在本栏舍内消毒、清洗,不得带出。人员离开场区,将工作服放置指定收纳桶,及时消毒、清洗及烘干。

2.车辆管理

外部车辆入场前应在清洗消毒中心全面清洗、消毒,并禁止进入生产限制区。场内的车辆驶出本场再返回时,也应彻底清洗、消毒。生产限制区内的运输工具禁止驶出场外,使用前后应清洗消毒。其他运输工具应分区专用,禁止交叉使用。运输病死牛/牛粪时,场内车辆应避免与外部车辆接触,交接地点距离场区大于1000 m。使用后,车辆及时清洗、消毒及干燥,并消毒车辆所经道路。清除场区附近与生产无关的车辆。

进场车辆可选用含氯消毒剂、苯扎溴铵、癸甲溴铵、过氧乙酸溶液等自上而下喷洒至表面湿润,消毒60 min。场区门口及各区域车辆入口处的消毒池内可加入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每周至少更换3次,对驶入车辆的轮胎进行消毒。如无消毒池,可地面铺设消毒垫,喷洒氢氧化钠热溶液或戊二醛稀释液等消毒液并保持湿润,消毒液应定期更新和轮换使用。

3.奶牛管理

引进的牛只应符合《乳用动物健康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37号),供应者应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附有《种畜禽合格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及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规定病种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合格报告。由国外引进的,应具备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的审批意见和海关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引进的牛只需在独立的隔离场进行隔离观察和检疫,以及时发现规定病种的感染和发病动物。国外引进牛只隔离至少45天,国内引进牛只隔离至少28天,合格后方可进入养殖场饲养。确保出场奶牛的健康状况良好,经检疫合格,运输过程符合动物福利有关要求。

对空舍清洗消毒时,应首先低压喷洒清洁剂,确保覆盖栏舍所有区域,浸润30 min,再高压冲洗。必要时使用钢丝球或刷子擦洗,确保祛除物体表面生物膜。清洗后喷洒消毒剂,确保覆盖所有区域并作用有效时间,再使用风机干燥,有条件的也可选择火焰消毒,消毒2~3次。消毒剂可选择氢氧化钠热溶液、漂白粉混悬液、二溴氯海因溶液、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隔离舍清洁后,应使用不同消毒剂消毒两次,两次间隔12 h以上,确保覆盖所有区域并作用有效时间,再使用风机干燥。必要时使用石灰浆白化消毒。

带畜消毒时,干奶牛舍、青年牛舍、育成牛舍每周消毒1次,产房每天消毒1次,犊牛舍每周消毒2次。消毒时间尽可能安排在奶牛挤奶时进行,消毒前应清理牛舍卫生和平整牛床。应选用对奶牛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如用二氧化氯、戊二醛溶液、过硫酸氢钾等进行喷雾消毒,喷雾量为50~80 mL/m3。采食通道可喷洒过氧乙酸、苯扎溴铵等消毒药。

4.饲料管理

供应商应提供《大宗商品供应商声明》并确保其饲料产品符合订购标准。确保供应商提供的饲料及其原材料没有受到动物、昆虫及禁用动物源性饲料等成份的污染,并保存在干净、安全和干燥的环境中。对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洒落的饲料要立即清除,避免被风或其它途径散播到整个场区。袋装饲料应先中转至场内运输车辆,再运送至饲料仓库。

5.水源的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和供水设施,确保水源不被动物、害虫、粪便、工业废水污染。市政饮用水或相应标准的水源,可直接饲用。来源于湖泊、水库的饮水,可喷洒二氧化氯、漂白粉混悬液、三氯异氰脲酸、癸甲溴铵、过硫酸氢钾等消毒。

6.设备管理

生产设备可以水洗的,经消毒剂浸润表面,冲洗、干燥后入场。不宜水洗的,经喷雾、擦拭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毒后入场。场内非一次性设备和工具要经消毒后再使用,并专舍专用,如需跨舍共用,须经充分消毒后使用。明显污染的设备、工具要先清洗,再消毒,病原污染的设备和工具应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料桶、水槽等饲喂用具应保持清洁,避免雨、雪浇淋,每周清洗、消毒2~3次,然后将消毒剂冲洗干净。

7.物资管理

生产、生活物资定期集中采购,经喷雾、臭氧、熏蒸或紫外线照射等消毒处理后入场,尽可能减少购买和入场频率。购买的生鲜食材应选择生产、流通背景清晰、可控、病原污染风险小的供应商。兽药使用应符合NY/T 5030-2016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于疫苗及有温度要求的药品,拆掉外层纸质包装后,要使用喷雾、擦拭消毒,放置于泡沫保温箱,再转入限制区药房储存。其它常规药品,拆掉外层包装,经喷雾、臭氧、熏蒸或紫外线照射消毒后,转入限制区药房储存。五金、防护用品及耗材等其它物资,拆掉外包装后,根据不同材质经喷雾或擦拭消毒剂、紫外线照射或高温高压等方法消毒后,转入限制区库房内。有机垫料应保存在干净、干燥和没有虫害和鸟类的地方,避免被雨水浇淋,用前应确保垫料内病原微生物含量总数不超过1.0×106CFU/g。

8.防疫管理

制定执行严格、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奶牛免疫、检测、控制和扑灭工作。选用的疫苗应符合NY 5030-2016的相关规定,根据本场实际,按NY/T 1952制定免疫程序,建立免疫档案,根据周边及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净化工作效果、实验室检测结果,适时调整免疫程序。制定疫病监测计划,开展疫病免疫抗体和病原监测工作,适时调整疫病控制策略。按《乳用动物健康标准》进行定期监测,并对监测报告进行分析,分析、评估疫病发生风险。当有疾病发生时,及时向本场和上级相关部门(人员)报告。当发生疑似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时,应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置。

9.污染物管理

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牛应无害化处理,场内没有条件处理的需运送至地方政府指定的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牛舍内及运动场垫料和粪便应及时清理收集,并运送到粪污处理区,运输过程中禁止渗漏、溢出或散发恶臭气味等污染和危害周围环境。贮粪场所上部加屋顶或罩布,避免风吹雨淋,地面应有效防渗,避免污染地下水。污水应经综合处理并达到排放循环利用标准或排放标准后方能循环使用或排放,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过期的兽药和疫苗、用后的兽药瓶、疫苗瓶及防疫和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具等医疗废弃物,应根据材料及内容物性质采取煮沸、焚烧及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或者密封运输至具备资质的无害化处理场点集中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场内设置垃圾固定收集点,明确标识,分类放置。

10.环境卫生管理

场区周边环境及场内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无积水,及时清理垃圾,必要时对垃圾点进行清洗、消毒。及时排干地表雨水,避免牛只饮用。定期修剪植物,清除杂草,避免发生虫害,防止草籽吸引鸟类和老鼠。在饲料库、牛舍通风口、排污口安装高密度铁丝网,侧窗安装纱网,防止鸟类和老鼠进入。放置捕鼠器具、捕蝇灯和粘蝇贴等,并定期喷洒杀虫剂。场内禁止饲养宠物,发现野生动物及时驱赶和捕捉。及时清除喂料通道、水槽、卧床、通道、奶厅、运动场等处的粪便、洒落的草料等。

场区清洗消毒顺序为由内向外,先清洗、消毒场内净区,后清洗、消毒污区,严禁人员交叉、污水逆流回净区。可见粪污先喷洒清洁剂覆盖30 min,清水冲洗并干燥后使用消毒剂消毒。道路和环境可用漂白粉混悬液、过氧乙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三氯异氰脲酸(以有效氯计)、过硫酸氢钾、癸甲溴铵等消毒,每1~2周消毒1次,每2~3周对厩舍周围环境消毒1次。夏季,场区每月喷洒一次杀虫剂,杀灭蚊、蝇。场内污水池、下水道及周边每周消毒2次,可用氢氧化钠热溶液、生石灰、漂白粉混悬液等喷洒消毒。及时对车辆经过的场内道路清洗、消毒。外部车辆离开后,应及时对场区周围车辆途经道路进行消毒。

11.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准确真实记录动物卫生报告、治疗过程、免疫程序、职工健康体检、职工免疫、职工培训和考核,定期检查整改牛场存在或潜在的生物安全问题。定期开展场区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制订各类灾害应对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行动迅速、预案执行到位。

制定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计划。新入职人员须经系统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已在职人员持续定期培训,确保生物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通过现场演示等形式对疫病知识、牛群管理、生物安全原则、操作规范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 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一节 突发人类公共卫生事件时奶牛养殖应对措施以新冠疫情为例

李胜利 姚 琨 夏建民 都 文

(中国农业大学)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公共安全事件对人们生活生产造成巨大影响,以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为例,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的影响,个别地区道路封堵,显著减少了人群的流动与聚集的通道,有效隔断了病毒蔓延和传播的路径,但也阻断了国民经济的生产物资供应和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一度使偏远地区的奶牛养殖企业面临“运不出,进不来”的两难局面。针对以上情况提出疫情发生下奶牛养殖业的防控建议措施。

1.新冠对奶牛养殖的影响

1.1 牛奶产品积压,并向生产环节传递,造成奶源过剩,乳企喷粉推高生产成本上涨

不同于往年春节的消费增长,由于疫情引起的运输不畅、商超部分关闭等情况导致产品终端售卖情况不理想,产品积压传导到奶牛养殖环节。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奶业尤其是原料奶运送加工带来很大困难,乳品企业因收购生鲜乳严重积压,只能转成生鲜乳喷粉,每喷粉1吨企业要负担1万多元,无形中推高了乳业和养殖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养殖企业的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

1.2 饲料供应紧张,饲料价格上涨

为应对春节假期,大部分奶牛场有较多饲料库存,精料基本上可以维持到3月底左右。但饲料加工厂陆续复工后,物流运输司机复工率不高,部分养殖场还是会面临饲料原料短缺的情况,尤其是深加工的精饲料、预混料,压片玉米、豆粕、膨化大豆等压榨类饲料,啤酒糟等发酵类饲料由于养殖场不能长期储存,备货不多,导致疫情期间价格上涨。

1.3 雇工困难,人工费用和防控费用增加

疫情爆发开始,50%左右的奶牛场面临用工荒,难以招到工人,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均有大量的工人春节放假回家后因疫病防控无法正常返程,部分成功返程者也处在自我隔离状态,不能按时返岗。部分养殖场通过提高人员工资、疫情期间增加补贴、对外招聘的措施提高复工率,使疫情对养殖的影响降到最低。

1.4 存在发生次生动物疫情的风险

由于养殖场管理人员和员工不能返场复工,防疫计划可能不能正常实施,具有发生重大疫情的风险。如反刍动物口蹄疫为强制免疫病种,一般2~3月份间养牛场要实施口蹄疫加强免疫,不能正常实施该防疫计划具有发生口蹄疫的风险。

1.5 部分牧场的配种工作和繁殖率受到影响

大型养殖场的配种员因春节放假轮班,到岗后要隔离无法及时开展配种和繁殖疾病治疗工作,导致1~2月份空怀牛比例增加,增加后期饲养成本和繁殖障碍疾病的治疗成本。而且,由于疫情发生在春节放假前,部分养殖场或基层繁改站未能及时储备充足的优质冻精,对配种造成了影响。

1.6 牛奶产量下降、养殖成本增加

养殖环节,由于物流不畅,导致饲料、疫苗、兽药、冻精等生产原料价格上涨。另外,物流忙于防疫战略物资的运输,造成物流紧张且费用上涨;屠宰厂复工不足,产能未能恢复。综合饲料等养殖场原料价格、物流价格、人工成本以及饲养小公牛和淘汰母牛等成本的上升。

2.奶牛养殖防控建议措施

2.1 保障规模牧场饲草饲料草料、药品和疫苗车辆运输,建立绿色通道

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建议各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与交通主管部门加强协调,对养殖场、加工厂、屠宰场所需的运输车辆实行绿色通道,对饲料、疫苗、药品等运输车辆给予放行,开辟绿色运输通道。发生问题的地方养殖场,应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的沟通,逐层上报,求助当地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由地方主管部门找出问题所在,寻求对症的快速解决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此次疫情对养殖业的长远影响,保障“菜篮子”乳制品的正常供给,稳定百姓生活,共同抵御困难。

2.2一手抓奶业生产,一手抓人员和奶牛的防疫

对所属加工企业、奶牛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发放封场驻场补贴,做好疫情期间员工的新型肺炎防控和生产协调保障。对环境严格消毒;从原料奶生产、收购、乳品加工到成品上市所有环节全面按照卫生部规定的防疫措施和乳品生产卫生要求严格执行,确保产品卫生安全。

奶业疫情防控的重点为牧场动物和人员的防控,特殊时期牧场更应该重视人文关怀。针对春季后牧场返程人员,首先与员工沟通好,做好思想工作;同时进行疫情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保障正常生产,牧场人员可以考虑进行轮岗作业,减少人员集中;另外,牧场部分岗位人员流动和变化比较大,疫情时期,用工难度会增加,牧场需要考虑工人成本增加问题。

2.3 组织专家开展线上技术服务活动

针对疫情防控造成牧场技术服务人员不能实地开展现场技术服务等情况,可组织专家积极开展网上专题技术培训等活动。例如从2020年2月22日起,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开放国家产业技术网“奶牛日粮配方软件”(www.niu305.com/ration),免费注册使用1年,期间由营养专家提供指导服务和技术支持,帮助牧场在疫情期间渡过难关。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从2020你那3月起,开展线上的奶牛金钥匙公益讲堂,从疫情期间一直延续至今,围绕牧场关心的生产问题,定期开展技术讲座。

2.4 生产上临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针对疫情影响,在生产上临时采取一些技术手段进行干预,尽可能降低因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

(1)针对当前部分地区的倒奶现象,建议牧场减少代乳粉饲喂、适当延长犊牛哺乳期、增加小公犊育肥等,增加生鲜乳饲喂量减少积压。

(2)针对精饲料不足的问题,建议采取同类型饲料替代的办法增加区域性非常规饲料的用量,光明综合试验站曾尝试用发酵白酒糟或者花生粕替代部分豆粕,取得了不错效果;压片玉米无法采购时,可以用玉米面、湿贮玉米或者膨化玉米替代,使用玉米面时关注玉米粉碎粒度(建议玉米粉碎粒度在800~1 300 μm,即1 mm左右)和霉菌毒素;糖蜜断货时,考虑用葡萄糖或蔗糖替代的办法,增加奶牛适口性;另外可主动增加一些低产成母牛的主动淘汰率,以降低饲草料消耗量。

(3)针对优质粗饲料不足,可增加饲喂高青贮玉米以缓解苜蓿和燕麦等饲料不足的局面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未来考虑到美国奶业的复苏以及澳洲大火的影响,会导致进口优质牧草的供应紧张,需要警惕苜蓿/燕麦草的价格可能会发生上涨,届时也需要相应的国产粗饲料替代方案,使用国产燕麦时要关注围产前期钾离子含量超标。

(4)针对春节疫病防控,奶牛场应抓好疾(疫)牛病防治,严防动物疫情爆发。疫情期间更要严格加强牛场的生物安全,防止病原体输入;加强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特别针对目前有宠物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下,更要加强牛场生物安全工作,谨防动物感染。


第二节 重大病毒性传染病防控技术措施

高明春 郭永丽 孟 野 佟 欣

(东北农业大学)


1.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发生于牛、羊、猪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口蹄疫列为需要上报的多物种共患性传染病,一旦暴发,所有感染和接触的动物都必须宰杀和无害化处理,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危害备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相关产品的对外贸易,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口蹄疫以高热及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等组织发生水疱、溃烂为主要特征。

1.1 病原特点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病毒具有较高的遗传和抗原变异性,根据病毒在动物中引起交叉保护能力的不同,分为A、O、C、Asia1、SAT1、SAT2和SAT3 7个血清型。口蹄疫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变异性,流行强度与病毒株、宿主等多种因素有关。当前我国口蹄疫流行毒株以O型和A型为主,曾引起大流行的Asia1型自2009年起在中国境内已检测不到,消灭口蹄疫的一个主型代表我国的口蹄疫防控取得了第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

口蹄疫病毒在病畜的水疱液、水疱皮内及其淋巴液中含毒量最高,在病畜的乳、尿、泪、涎水、粪便及各脏器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病毒,确诊鉴定时优先采集水疱液、水疱皮。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自然条件下,感染病毒的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至数月之久。本病毒对酸、碱敏感,2%~4%的氢氧化钠、3%~5%福尔马林溶液、0.2%~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5%的氨水等均为较好的消毒剂。

1.2 诊断要点

口蹄疫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一般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的病原学诊断,可参见口蹄疫诊断技术国家标准(GB/T 18935- 2003)。

症状上表现最显著的是口、舌、蹄处出现水疱,流涎不止,随后出现大面积溃疡。犊牛患病时,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高。病牛体温可高达40~41 ℃,精神菱靡,食欲减退,1-2 d后很快就在唇内、齿龈、舌面、颊部黏膜出现水疱,同时或随后蹄趾间、蹄冠部柔软皮肤及乳房皮肤红肿、疼痛、迅速发生水疱,水疱经一昼夜破裂形成红色糜烂。蹄部疼痛造成站立不稳、跛行甚至蹄壳脱落,乳腺水疱可引起乳腺炎,泌乳量减少,甚至停止泌乳。

实验室诊断上病毒分离鉴定为金标准,但不适用于现地使用,基于核酸与非结构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常用于口蹄疫感染的诊断,常用的商品检测试剂有采集牛水疱皮与水疱液、口—咽液(O-P液)、溃疡、痂皮等材料检测核酸,采集血清后使用固相竞争、液相阻断或ELISA等方法进行抗体与定型检测。注意,此病为高度烈性传染病,疑似口蹄疫的诊断需慎重,要报备当地疫控部门按国家法规处置。

1.3 预防和控制(治疗)措施

历史上我国曾多次发生口蹄疫,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出始终实行“免疫存活”模式的强制免疫政策,形成了免疫预防为主结合偶发扑杀的防控策略,现已取得消灭Asia1型的阶段成果。市场上常用的疫苗主要为灭活疫苗,牛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浓缩疫苗引起的应激反应小,产生较长的免疫期,免疫效果较好。一般口蹄疫疫苗分别于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首免动物需要加强,即免疫1个月后再加强免疫1次,并且免疫后需要21天采用液相阻断或固相竞争方法监测口蹄疫的免疫效价。

口蹄疫防控的总原则是首先做好免疫预防,规模化牛场要高度重视,做好卫生防疫、生物安全等综合防控措施。牛场的选址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设计规划合理;开展科学免疫,定期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并及时补免;加强疫情监测及预警,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注意引种安全,禁止从疫区进口动物及其产品并加强入境检疫;加强动物饲养管理,提高动物抗病能力;强化病害动物的无害化处理:限制奶牛场人员、运输车辆及用具的流动;健全消毒卫生制度,强化消毒控制措施,减少病原微生物等各种因素对畜群造成的影响,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2.传染性鼻气管炎(IBR)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现多称之为牛疱疹病毒1型(BHV-1))感染。症状以高热、呼吸困难、鼻炎和上呼吸道炎症为主,导致牛流产、肺炎等。病毒的组织嗜性较广,可感染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结膜和胎儿。由于病毒的急性感染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可继发细菌感染,延缓育成牛群的生长和增重,影响成年牛的产奶量及繁殖力,若治疗不及时常常导致死亡。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给全球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对于IBR的防控主要采取两种手段,即疫苗接种和净化。养牛业发达国家主要利用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并结合净化持续性感染牛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IBR,我国尚没有安全有效的商品化疫苗可以应用,防控形势较为严峻。

2.1 病原特点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 1,BHV-1)是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水痘病毒属成员。IBRV耐碱而不耐酸,抗冻而不耐热。在4 ℃中,能存活30~40 d,并且感染滴度几乎不发生变化,而在56 ℃下,21 min即可全部灭活。病毒在0.5% NaOH、1%漂白粉、1%酚类数秒即可灭活,在5%的甲醛溶液中只需要1 min即会死亡。

目前,IBRV只存在一个血清型,但可分为几个基因亚型,BHV-1.1亚型是引起IBR的经典病毒,也可引起呼吸道型和流产型症状,1.1型病毒曾在欧洲的多个国家、美洲以及亚洲流行,其他亚型多引起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PV)和流产等多种疾病。

病毒感染后发病的严重程度主要与病毒株毒力的强弱、动物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如年龄等因素有关。疱疹病毒感染后会潜伏于在三叉神经,在有应激因素存在或其他导致虚弱的因素存在时,IBRV常会再次活跃,引发新的一轮感染。

2.2 诊断要点

临床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区分不大,指征性不强。呼吸道型的潜伏期一般是5~7 d,病牛高热达40 ℃以上、食欲降低,咳嗽,呼吸困难,眼、鼻排出大量分泌物,大量流泪,眼睑水肿,后期转为黏脓性鼻液,鼻内可见溃疡灶。若继发细菌性致死性肺炎可导致病牛死亡。呼吸道型的病变局限于上呼吸道和气管,肺脏大多正常,口、鼻腔、咽、喉、气管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轻度发病牛上呼吸道黏膜充血、肿胀伴随卡他性渗出物,严重者在黏膜下有出血点和坏死灶。当发生呼吸型症状时,本病应与支气管肺炎、牛流感、恶性卡他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坏疽性鼻炎、牛瘟、泰勒原虫病区别。

实验室诊断方法分为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测两大类。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的分离培养,病毒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病毒抗原的免疫学检测包括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织化学以及抗原ELISA等。血清学诊断方法病毒中和试验(V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实用性较强的为各种核酸检测方法和以gB糖蛋白为基础建立的各种抗体ELISA诊断方法,可用于检测血清或奶样中的抗体。

2.3 预防和控制(治疗)措施

IBRV一过性感染后,很多牛长期甚至终生携带病毒,由于难以清除体内病毒,因而对该病的预防控制较为困难。控制IBR,当前主要采取疫苗接种和扑杀,或者二者相结合的策略。欧洲一些国家如丹麦和瑞士,采取净化血清阳性牛的方法已清除了该病,虽然该方法最为直接有效,但耗资巨大,对于养牛范围大、IBR普遍存在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容易现实。因此,对于有该病流行的区域和牛群实施免疫接种,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针对IBR的疫苗有重组活病毒疫苗、DNA疫苗、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使用商业化的基因缺失的标记疫苗可以鉴别自然感染动物和疫苗接种动物,采取预防免疫为主结合扑杀净化策略,有利于IBR的预防和根除。已有国产IBR与BVD的联合灭活苗上市,可接需进行免疫接种。

3.牛病毒性腹泻(BVD)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临床上可引起多种病症,包括发热、腹泻、黏膜糜烂、白细胞减少、持续感染、免疫抑制、怀孕母牛流产、产死胎和畸型胎或致死性黏膜病等。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给全球养牛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分离到BVDV或检测到了该病毒的抗体,该病在我国牛群中的流行呈上升趋势,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我国将BVD定为三类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目前,养牛业发达国家主要采取疫苗免疫并净化持续感染牛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我国已有商品化的灭活疫苗,正在推广应用中。

3.1 病原特点

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与猪瘟病毒同属,存在抗原相关性,在血清学上有交叉反应,国内牛场感染率高,还可引起羊、鹿、猪等动物的感染。BVDV对乙醚、氯仿及胰酶敏感。紫外光照射5 min可灭活病毒。病毒不耐热,56 ℃下1 min即可使其灭活,一般消毒药物对其均有良好杀灭效果。

根据BVDV可否使体外培养的传代细胞发生病变效应,可分为两个生物型,即致细胞病变型(CP)和非致细胞病变型(NCP),在自然感染中,NCP比CP型更为流行,且只有NCP型能引起持续性感染。BVDV造成的感染多为急性经过,特殊情况下会形成持续性感染。妊娠母畜在怀孕早期子宫内感染NCP型BVDV,造成胎儿免疫耐受进而发展为持续性感染畜,多数持续性感染动物外观健康,但该牛终身携带和传播病毒,是牧场最大的传染源。BVDV感染所造成的整群免疫抑制,在至少2周内损害感染牛的免疫功能,进而增强其他病原体的致病性。发生黏膜病时,溃疡性病变主要存在于口腔黏膜、齿龈、软腭、舌、硬腭、食道及胃、肠黏膜等处,咽部、鼻镜出现小而浅的不规则糜烂,食道黏膜出血水肿以及不同程度的各脏器淋巴结肿大或水肿等。

3.2 诊断要点

大部分感染BVDV的牛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且能够引起流产、腹泻、消化道黏膜糜烂或溃疡的疾病很多,所以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目前对BVDV的诊断主要包括检测病毒、病毒特异性抗原和病毒特异性抗体、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病毒的分离鉴定以及免疫荧光等试验常应用于我国进出口牛羊检疫中,不适于基层兽医检测。

应用核酸探针杂交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可对病毒及病毒核酸进行检测,检测到的阳性样品代表的都是病毒活动期感染动物,初检阳性牛于4周后复检,结果仍为阳性,则判定为BVDV持续性感染动物。反应灵敏性极高,可检测个体样本,也可对大罐奶样和混合血液进行群体检测。

抗体ELISA用于筛选或监测BVDV感染染场是非常可靠的,但由于许多持续性感染动物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体内不产生抗体,却可终生带毒、排毒,因而仅凭检查抗体难以查出这部分传染源。抗原检测ELISA通过检测病料中的病毒抗原来诊断动物是否感染BVDV,该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的检疫,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免疫动物中检出持续性感染的动物,所以该方法非常适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检疫。

3.3 预防和控制(治疗)措施

BVD的防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通过对引牛、牛舍环境卫生、疫苗免疫接种、持续感染监测、淘汰持续感染牛等多环节进行有效的综合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主要包括引进新牲畜的严格隔离检疫制度,严格的消毒措施,预防畜群与潜在感染及发病动物接触等。

(2)严格加强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畜禽交易市场的检疫,加强进出口检疫,对进口的牛胚胎、冻精、种畜、肉制品、生物制品、奶制品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检疫。

(3)持续性感染牛是造成牛群内BVDV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利用RT-PCR方法或抗原ELISA,筛查PI牛,通过分群饲养、逐步淘汰,对其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可有效地遏制病毒在牛群内的传播。

(4)疫苗免疫在BVDV的预防与净化环节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应规范化免疫,尽量使配种前的母牛BVDV抗体达到高峰,也就是说,让胎牛得到最大的保护。我国已有BVDV灭活单苗及BVDV与IBRV二联灭活疫苗可供选用。

(5)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确诊的急性感染牛、初检阳性牛都应隔离饲养,其他牛短期应用免疫增强剂来激活牛体免疫系统活性,提高免疫能力控制继发感染。

(6)国际上用于BVD的防控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鉴别、淘汰和扑杀持续性感染动物,其次是疫苗免疫,但只免疫而不淘汰持续性感染牛的策略是不可取的。欧盟30多年只免疫,结果并没有使流行率下降,在采取筛查PI牛并淘汰的措施后,数年已有多个国家净化了该病。

应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养牛规模、养殖密度、疫病流行状况等制定不同的防疫对策。在养牛密度低和BVD血清抗体阳性率较低的地区多采用净化持续性感染动物的策略根除BVD。在养牛密度较高的国家主要采用疫苗免疫,同时净化持续性感染牛,并采取有效地生物安全措施等综合防控措施控制该病。

非免疫根除方法在欧洲多个国家(瑞典、丹麦、挪威、芬兰)采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般步骤为:检测畜群的BVDV感染状态,采集血清或者牛奶检测BVDV抗体判定畜群中的抗体水平。通过RT-PCR方法检测牛奶或血清中的核酸,采用抗原捕获的ELISA方法检测血清或耳组织样品抗原,鉴别和剔到什么隐性感染牛,限制感染牲畜流动等生物安全控制措施,持续监测牛群中BVDV感染状态。

4.牛流行热(BEF)

牛流行热(Bovine Ephemeral Fever,BEF)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EFV)引起的牛(奶牛、黄牛、肉牛和水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牛高热和呼吸困难、流泪、流涎、流鼻汁,消化道和呼吸道呈严重的卡他性炎症,四肢关节疼痛和跛行。本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流行面广,有一定的周期性,在我国多个省区频繁发生。该病能明显降低乳牛的产乳量,部分病牛常因瘫痪而淘汰,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国家将其定为三类动物疫病。对于该病的防控主要以疫苗免疫为主,病牛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播,一般在天气闷热的多雨季节或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多发。目前BEFV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和流行。

4.1 病原特点

BFFV在病毒的分类上与狂犬病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同属于弹状病毒科,在显微镜下,BEFV在外观上呈子弹状变化至钝头圆锥状等形态。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牛血液及感染组织样本中。患牛高热期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在白细胞和血小板中含量最高,淋巴结和脾脏中含量很少。BEFV对脂溶性消毒剂(氯仿、乙醚等)、胰蛋白酶以及热特别敏感,以乙烯、乙醚或氯仿在25 ℃作用60 min、以0.2%去氧胆酸盐37 ℃作用60 min、以0.25%胰蛋白37 ℃作用60 min均可使病毒灭活。BEFV对酸碱有一定的耐受性,pH值在2.5以下或值为9.0以上数十分钟内使之灭活,对紫外线非常敏感。反复冻融对病毒无明显影响,于-20 ℃以下低温保存,可长期保持毒力。

BEFV主要感染肺脏,淋巴结的网状内皮细胞等。发病期间,病牛白细胞在体温升高时迅速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含量超出正常值的1-3倍,血钙含量下降20%-35%。发病高热期重症牛血浆碱性磷酸酶下降,同时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病牛剖检时在滑膜腔、胸腔与腹腔均可见纤维素性浆膜炎与水肿,配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血管并无明显伤害,但嗜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加。推测可能是由于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病毒的作用,诱发血管活性胺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纤维素与血浆渗出。

吸血昆虫(蚊、蠓、蝇)叮咬BEFV感染牛后,再通过叮咬易感的健康牛而传播,吸血昆虫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季风和动物贸易也可导致本病传播。奶牛发病率最高,以3-5岁牛多发,肥胖的牛病情较严重,青壮牛高于老牛、犊牛,产奶量高的母牛发病率最高。

4.2 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与症状变化具有一定的诊断参考意义,确诊仍需实验室检测。

本病的传染力强,传播迅速,短期内可使很多牛发病,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明性,以夏末秋初,高温炎热、多雨潮湿、蚊虫多生季节高发。流行周期约3-5年流行1次,1次大流行之后,常隔1次较小的流行。有时疫区与非疫区交错相嵌,呈跳联式流行。发病率高,但多取良性经过。死亡率一般在1%。

根据临床表现将症状分为呼吸型、乳腺型、胃肠型和瘫痪型4种,这4种发病类型在临床诊断时不可截然分开,有的病例两型兼有,有的四型并发,混合发生率极高。

(1)呼吸型为最急性,病牛突然发病,呼吸系统症状明显。体温升至41℃以上,呈稽留热。

(2)乳腺型。以不同程度的乳腺炎症状为主,包括泌乳障碍和顽固性乳腺炎。

(3)胃肠型。病牛精神萎顿,眼结膜潮红、流泪。食欲严重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大使秘結,粪黑色,大便夹有大量黏液、带脓、带血。

(4)瘫痪型。病毒侵害后肢运动神经和关节囊致使后肢无力,麻痹、卧地不起,但神志清醒,头颈运动自如。

急性死亡的病例,可视黏膜呈蓝紫色,剖检咽、喉黏膜呈点状、弥漫性充血、出血,气管和支气管黏模充血、肿胀,气管内充满大量的泡沫状粘液。部分牛可见肺充血、淋巴结充血、肿胀和出血,实质器官肿胀,真胃、小肠和盲肠呈卡他性炎症和渗出性出血。

目前,该病尚未建立起国际标准化的诊断技术,现地诊断多用血清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法。采集发热初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是可做出早期诊断的特异性血清学检测方法,以G蛋白为抗原的ELISA也较为常用。针对BEFV基因组设计特异性引物,可对发热前期或初期的抗凝血液样本进行常规RT-PCR诊断或实时定量RT-PCR(qPCR)诊断,qPCR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4.3 预防和控制(治疗)措施

患病牛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病初可根据具体情况酌用退热药及补糖、补液等。对重症病例,在加强护理的同时,可采取综合疗法,如解热、抗炎、强心、补液,有呼吸迫促的症状时,可使用平喘类药,使病牛喘气得到暂时缓解,也可进行输氧。停食时间长可适当补充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溶液。用抗生素等抗菌药物防止并发症和继发感染。免疫预防为防控该病的有力措施,有参考以下步骤。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牛舍及周围环境的卫生,在本病多发季节加强隔离消毒工作,积极消灭蚊蝇蠓等媒介昆虫,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另外,针对该病毒可用过氧乙酸对牛舍地面及食槽等进行消毒,以减少传染。

(2)疫苗免疫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手段,牛流热灭活疫苗(JB76K株)是国内唯一获取生产批准文号的牛流热疫苗。其具有免疫原性强,诱导中和抗体水平高免疫副反应小等优势。多发地区可选择应用。

(3)注射高免血清。抗流行热高免血清具有很高的抗体效价,感染牛可选择注射200~250 mL高免血清,对治疗和预防BEF有很好的效果。

5.牛白血病(EBL)

牛白血病又称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牛淋巴瘤病等,是由牛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肿瘤性疾病。以淋巴样细胞恶性增生、进行性恶病质和发病后的高死亡率为特征。OIE将其列为牛通报性疫病。目前本病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世界各养牛国家,特别是在德国、丹麦、瑞典、美国、古巴和加拿大等欧美国家流行严重。我国最早于1974年首次于上海市发现本病,继而在江苏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京市、黑龙江省、辽宁省等省市均有发生,近年来呈现蔓延、扩大的趋势,给养牛业的发展构成较大威胁。

5.1 病原特点

病原为牛白血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BLV),属于C型致瘤病毒群反转录病毒科丁型反转录病毒属成员。主要发生于牛、瘤牛、绵羊,水牛也能发生感染。

BL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低,56 ℃下30 min大部分被灭活,60 ℃以上迅速失去感染力,用巴氏灭菌法可杀灭牛奶中的BLV。本病毒对温度较敏感,紫外线照射、反复冻融以及低浓度的甲醛等对病毒均有较强的灭活作用。

BLV感染后有亚临床型和临床型2种表现。亚临床型无瘤的形成,主要表现为血相变化,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可持续多年或终身。亚临床型可进一步发展为临床型,病牛生长缓慢,体重减轻,体表或全部淋巴结、脏器、组织形成肿瘤。组织学检查可见肿瘤细胞浸润和增生。由于骨髓的坏死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液学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淋巴细胞尤其是未成熟的淋巴细胞的比率增高,淋巴细胞可增加75%以上,未成熟的淋巴细胞可增加到25%以上。血液学变化在病程早期最明显,随后血相逐渐转归正常。

5.2 诊断要点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临床诊断基于触诊发现腮、肩前、股前的增大淋巴结。在疑有本病的牛只,直肠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病的初期,触诊盆腔和腹腔的器官可以发现组织增生的变化,常在表现淋巴结增大之前。具有特别诊断意义的是腹股沟和骼淋巴结的增大。确诊需辅以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对象均为血清。替代诊断方法为PCR,可用外周血以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DNA,在肿瘤中可用PCR和原位杂交检测。

5.3 预防和控制(治疗)措施

此病在南美流行率非常高,国内自乌拉圭、智利等地引牛的牧场,繁育几年后常可检测到BLV的感染,需引起注意,及早防范。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根据本病的发生呈慢性持续性感染的特点,防制本病应采取以严格检疫、淘汰阳性牛为主,包括定期消毒、驱除吸血昆虫、杜绝因手术、注射可能引起的交互传染等在内的综合性措施。疫场每年应进行3~4次临床、血液和血清学检查,不断剔除阳性牛;对感染不严重的牛群,可借此净化牛群,如感染牛只较多或牛群长期处于感染状态,建议采取全群扑杀的果断措施。对检出的阳性牛,如因其他原因暂时不能扑杀时,应隔离饲养,控制利用,阳性牛的后代均不可作为种用。加强饲养管理,禁止病牛与健康牛接触,对临床症状明显的病牛应予以捕杀。开展防虫灭虫工作,医疗器械严格消毒,避免牛只发生外伤,防止人为传播本病。

6牛结节性皮肤病(LSD)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又称牛结节疹,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该病不传染人,不是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发病率5%-85%,死亡率可达20%。新近大规模传入我国,国内目前呈零星散发,以放牧或散养牛发病为主,须防止其大规模传播与蔓延。国内高风险地区可采用绵羊痘疫苗免疫防控。

6.1 病原特点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牛结节性皮肤病毒(LSDV)感染引起的,LSDV与山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亲缘关系极近,具有交叉保护性,因此可用山羊痘疫苗或绵羊痘疫苗免疫来防范牛结节性皮肤病。感染牛和发病牛的皮肤结节、唾液、精液等含有病毒。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蚊、蝇、蠓、虻、蜱等)叮咬传播。可通过相互舔舐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会感染该病,共用污染的针头也会导致在群内传播。感染公牛的精液中带有病毒,可通过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传播。黄牛、奶牛、水牛等均易感,无年龄差异。发病率可达2%~45%。病死率一般低于10%。该病主要发生于吸血虫媒活跃季节。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与动物的健康状况和感染的病毒量有关。感染后体温升高,可达41 ℃,可持续1周。浅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肿大。发热后48小时皮肤上会出现许多结节。结节可能破溃,反复结痂,迁延数月不愈。口腔黏膜出现水泡,继而溃破和糜烂。牛的四肢及腹部、会阴等部位水肿,导致牛不愿活动。

6.2 诊断要点

被感染的牛起初表现倦怠,食欲不振和发烧高达41 ℃,牛全身淋巴结肿大,双腿和胸部浮肿,偶然间流产。在随后48 h后,皮肤会出现全身性坚硬的丘疹与有痛感的边缘突起的结节。丘疹和结节主要存在于头、颈、胸、大腿和背部的皮肤之下,直径一般在1~3 cm,深度为1~2 cm。全身结节、高热对诊断该病具有指导作用,但症状与牛疱疹病毒病、伪牛痘、疥螨病等临床症状相似,需开展实验室检测进行鉴别诊断。

(1)抗体检测

采集全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检测,可采用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

(2)病原(核酸)检测

采集皮肤结痂、口鼻拭子、抗凝血等用于病原检测。

(3)病毒分离鉴定:可采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

病毒分离鉴定工作应在农业农村部指定实验室进行。

6.3 预防和控制(治疗)措施

无该疫病的牧场,平时应做好预防措施。严格检验家畜、病尸、皮张和精液。周边发生疫病,应及时紧急接种疫苗,对疫区严格封锁,一切用具和环境必须消毒,禁止有关的动物贸易,控制传播媒介。山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和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同为羊痘病毒属成员,具有高度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相互之间具有交叉免疫保护,紧急情况时可使用超5倍以上的剂量的羊痘疫苗免疫接种。

(1)生物安全牛的饲养、屠宰、隔离等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建立并实施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

(2)消毒 LSDV对氯仿和乙醚和敏感,甲醛、十二烷基硅酸钠溶液、石碳酸、次氯酸钠碘化合物、季铵类化合物等消毒剂均可使其灭活。

(3)饲养管理养牛场(户)应提高场所生物安全水平,实施吸血虫媒控制措施,灭杀饲养场所吸血昆虫及幼虫,清除孳生环境。

(4)免疫接种

必要时,县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报农业农村部备案后采取免疫措施。实施产地检疫时,对已免疫的牛只,应在检疫合格证明中备注免疫日期、疫苗批号、免疫剂量等信息。

(5)使用强力抗生素

该病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但病毒全身感染,建议可使用强力抗生素配合治疗,避免继发感染。


第三节 重大细菌性传染病防控技术措施

范伟兴 孙翔翔 樊晓旭 孙明军 张皓博 焉 鑫 刘婷婷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1.炭疽

1.1 病原特点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都能感染,其中牛、羊、马等草食动物最为易感。人主要通过接触患炭疽动物及其污染制品、环境感染而患病。炭疽杆菌在体外12-42 ℃的条件下可形成芽孢,对外界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几十年而保持传染性。炭疽杆菌是专性需氧的革兰氏强阳菌,体外培养常呈链状,体内则呈两个或较短链状排列。炭疽杆菌菌落较大,直径约0.3-0.5 cm,呈白色或灰白色,不溶血,表面粗糙,呈毛玻璃样,表面如奶油样粘稠。营养型菌体大,长3-5 μm,宽1 μm,在对数生长末期菌体中央会出现椭圆形芽孢,但不形成膨胀的孢子囊。

1.2 诊断要点

(1)宿主与感染途径

炭疽杆菌宿主非常广泛,能感染大多数家畜和野生动物,以牛、羊、马等食草动物最为易感,人主要通过接触患病动物或被炭疽杆菌污染的副产品,如肉、皮、毛和羊毛等感染。传播途径包括皮肤、摄入、吸入和注射,其中皮肤传播占全世界大多数(95%)病例。动物因摄入芽孢或被吸食过炭疽感染动物或尸体的吸血昆虫叮咬后发生感染。自然界炭疽流行周期特点是孢子在土壤中长期存在,野生食草动物和牲畜会在放牧时通过消化道道接触到土壤中的炭疽杆菌孢子受到感染,并在死亡和分解时将孢子返回土壤,由于家畜和野生食草动物经常共享放牧地,野生动物感染可导致牲畜和人类的下游感染。

(2)流行特点

炭疽是一种典型的土壤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6-9月为发病高峰期,多发生在雨水多的季节和年份或洪涝灾害之后,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对人畜威胁很大。主要临床类型为皮肤炭疽,少数为肺炭疽和肠炭疽,可以继发败血症及脑膜炎。皮肤炭疽病死率较低,其他各型炭疽的病死率均较高。

世界每年有2万到10万个炭疽病例,大多发生于贫困乡村。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希腊、土耳其、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典、阿尔巴尼亚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生了炭疽病。我国近年来在山西、山东、河北和内蒙古等多地发生了动物炭疽疫情,一些地方出现人感染死亡病例甚至出现聚集性疫情。

(3)症状与病变

炭疽死亡动物最常见病变为全身性败血症,伴有脾脏高度肿胀达正常数倍,脾髓呈黑紫色,可视黏膜发绀、出血。血液呈暗紫红色,凝固不良,粘稠似煤焦油状。皮下、肌间、咽喉等部位有浆液性渗出及出血。淋巴结肿大、充血,切面潮红。

(4)实验室诊断

新鲜炭疽死亡动物尸体的血液和组织涂片中观察到带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或者在血琼脂板上培养鉴定炭疽芽孢杆菌比较容易,但炭疽致死动物在感染末期菌血症经常不明显,且常在死亡前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细菌分离鉴定较为困难。从陈旧腐败的尸体、加工制品(骨、肉、皮)或环境样本(污染土壤)中复苏培养炭疽芽孢杆菌也较困难,且操作复杂费力;从死亡较长时间的家畜和野生动物的鼻甲骨内可能相对容易检测出活的芽孢。

疑似炭疽患病或死亡动物,应针刺耳部或尾根部采血1mL-3 mL,或者抽取病变部水肿液或渗出液以及天然孔流出的血性物,放置于无菌采样管中。取少许血液或组织液直接涂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后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鉴定。

1.3 预防和控制(治疗)措施

(1)预防

炭疽芽孢杆菌不具有侵袭性,需经伤口感染。兽医和其他动物从业人员在处理疑似炭疽动物尸体病料时应戴乳胶手套并穿防护服,切勿揉擦脸部或眼睛。胃肠型炭疽只有在食用了感染炭疽动物的肉后才会发生。制革、制毯,羊毛和骨加工及其他从事相似性质的动物副产品加工人员应高度重视吸入芽孢感染,这类人员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芽孢数量很可能会使人达到暴露感染剂量从而导致吸入感染。合理穿着个人防护服和使用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于减少感染十分重要。拨毛机、梳棉机、精梳机、细纺机均应装配高效排风设备。为防止孢子散播的风险,清洁设备上不得安装鼓风装置。

疑似炭疽病料标本的涂片、染色和镜检,以及灭活材料的PCR试验和沉淀试验操作应在BSL-2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培养操作应在BSL-3实验室进行。推荐长期从事炭疽诊断的专业人员接种炭疽疫苗。当前美国批准的预防炭疽感染疫苗是炭疽吸附疫苗( anthrax vaccine adsorbed,AVA),AVA免疫程序复杂难以保证不同批次间的一致性,而皮上划痕的炭疽弱毒疫苗不能精确控制接种量,且存在感染风险。因此现行的人用疫苗均有一定局限性,CpG佐剂疫苗AV7909、噬菌体T4联合疫苗等有可能研发成为新一代更安全更有效的炭疽疫苗。所有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灭菌处理,可能受污染的环境应消毒处理。

(2)控制

炭疽病呈零星散发时应对患病动物作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动物立即进行强制免疫接种,并隔离观察20天。对病死动物及排泄物、可能被污染饲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动物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疫区、受威胁区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炭疽病呈爆发流行时(1个县10天内发现5头以上的患病动物),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锁报告后应立即发布封锁令,并对疫区实施封锁。

炭疽动物尸体处理应结合远离人们生活、水源等因素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就地焚烧。如需移动尸体,则先用5%福尔马林消毒尸体表面,然后实施搬运,并将原放置尸地及尸体天然孔出血及渗出物用5%福尔马林浸渍消毒数次,搬运过程避免污染沿途路段。焚烧时将尸体垫起用油或木柴焚烧,要求燃烧彻底。无条件进行焚烧处理时也可按规定进行深埋处理。

2.牛气肿疽

牛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热性败血型传染病,又称为“黑腿病”。以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肿胀、挤压有捻发音并常有跛行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分布范围广,多为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性流行,发病急、病程短、致死率高,发病后通常来不及治疗快速死亡,给养牛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2.1 病原特点

气肿疽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镜检两端钝圆的粗大梭状杆菌,单个或成对,有鞭毛,无荚膜,能产生外毒素,体内外均能形成芽孢。一般常用消毒剂即可杀死气肿疽梭菌,但形成芽孢则抵抗力增强,胃酸对芽孢的毒力没有影响,在干燥的环境中经过10年毒力不减,低温环境中更容易存活。杀灭芽孢有以下几种方法:(1)加热到110℃保持30min;(2)0.2%的氯化汞溶液处理10min;(3)3%浓度的福尔马林处理15min;(4)20%的漂白粉、5%的硫酸石炭酸合剂可以迅速杀死芽孢。

2.2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气肿疽梭菌对黄牛的感染性最强,奶牛、水牛、牦牛次之,牛为最主要的传染源,猪、羊、骆驼也会感染发病但发病率很低。0.5~5岁牛最容易受到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病牛排泄物、分泌物以及病死牛尸体会导致病原菌污染饲料、水源及土壤,气肿疽梭菌芽孢能长期在土壤中生存,成为长期的传染源。接触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是家畜感染牛气肿疽的主要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也可能通过深部创伤感染。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季节性,炎热多雨夏季特别是在沼泽牧场放牧牛群最易感染,该病的发生还和蚊、蝇、蝉等昆虫的活动有关。

(2)临床症状

牛气肿疽潜伏期为2~5 d。病牛常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和脉搏加快,轻度跛行,体温升高到41~42 ℃,相继出现肩、股、颈、胸、腰等肌肉丰满处出现炎性肿胀,肿胀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穿刺或切开后有特殊臭气、含气泡的黑红色液体流出,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感,叩诊有鼓音,局部淋巴结肿大。一般病程1~3天,也有延长至10天者,严重病畜常在1~2 d死亡,死亡尸体显著膨胀并迅速腐败。

(3)病理变化

病死牛尸体会迅速腐败和臌胀,肛门及阴户外翻,含有泡沫的红褐色液体从天然孔流出。肿胀肌肉呈暗红褐色,皮下组织气肿,皮下肌肉组织可见红黄色胶冻物。局部淋巴结充血、水肿或出血。胸腔有红色积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肾因充血肿大,外观为暗黑色,表面有豆粒至核桃大小的坏死灶,切开会流出大量的血液和气泡,切面为多孔海绵状。

(4)细菌学诊断

血液或组织涂片可见大杆菌、无荚膜、芽孢比菌体大,位于中央或偏端,革兰氏染色阳性。将病变组织接种于葡萄糖鲜血平板上,厌氧培养1~2 d,在平板上长出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纽扣状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环。

(5)动物试验诊断

将肌肉病料制成乳剂以0.5~1 mL肌肉注射于豚鼠。豚鼠常在接种后24~48 h内死亡。解剖可以观察到肌肉为黑红色,干燥,腹股沟部可以观察到少量气泡。

(6)鉴别诊断:牛气肿疽应与牛炭疽、巴氏杆菌病和恶性水肿病进行鉴别诊断。牛炭疽属于水肿性肿胀,不产生气体、无捻发音,天然孔有黑色血液流出,内脏广泛出血,血液凝固不良。巴氏杆菌病属于炎性肿胀,发病部位主要是咽喉和颈部无气体形成,没有捻发音,镜检革兰氏阴性菌。恶性水肿病主要发生在皮下,有皮肤损伤,肝触片染色镜检,可发现腐败梭菌呈微弯曲的长丝状。

2.3 预防和控制措施

(1)预防接种

牛气肿疽病高发地区,饲养员加强牛群巡查,如果发生牛气肿疽病应及时将病牛与正常牛群隔离、治疗,可疑牛也要隔离观察。每年春秋两季定期注射疫苗预防,免疫期为半年,6个月下的小牛满半岁以后应再接种1次。

(2)加强饲养管理

在已发病的地区,条件允许则应尽快转移牧场,病畜立即隔离治疗,死畜严禁剥皮吃肉,应深埋或焚烧处理,以减少病原的传播。对牛粪便、被污染的饲料和垫草等应焚烧销毁。对被污染的环境、饲养工具、饮水,应严格消毒。配置0.2%氯化汞或10%漂白粉溶液对圈舍及饲喂用具进行彻底消毒,若有病死牛要焚烧或混石灰深埋处理。

(3)加强流行病调查监测

疫病流行区应加大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提升养殖管理人员的防控意识。养殖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该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病症、诊断方式、治疗方法并加强防控措施,提高养殖者的防范意识和防护水平。

(4)治疗

发病早期可以用抗气肿疽血清150~200 mL静脉注射,若重病可隔8~12 h再重复一次。在病的早期应用抗菌素(青霉素、四环素等)治疗有良好作用。青霉素2~3次/d,每次100~200万IU,肌注;还可以用四环素静脉注射,每次用量为2~3 g(溶于2,000 mL5%葡萄糖溶液中),1~2次/d。10%磺胺噻唑钠100~200 mL,静注2次/d,效果良好。对肿胀部位可用青霉素80~120万IU溶解于10~20 mL的0.25%~0.5%普鲁卡因溶液中,进行分点注射可收到良好效果。还可采用中药治疗。病后期如卧地不起,食欲、反刍停止,严重的局部肿胀,一般治疗效果不好而直接淘汰处理。

3.牛恶性水肿

牛恶性水肿是由梭菌属病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创伤性传染病,其特点为伤口局部发生急性炎性水肿,并伴有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各个品种、年龄及性别的牛均可感染,主要因创伤(如分娩、去势、刺伤、骨折、注射等)发生感染,一般为散发。

3.1 病原特点

该病的病原为腐败梭菌、水肿梭菌、魏氏梭菌和溶组织梭菌等革兰阳性大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及动物消化道等,菌体弯曲或正直,两端钝圆,在无氧条件下繁殖,在体内外都能形成粗于菌体的梭形芽孢,位于菌体的中央或近端。芽孢的抵抗力很强,需要20%漂白粉或3%~5%火碱等强力消毒剂才能杀灭。

3.2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该病在哺乳动物中的暴发以牛、羊、马等较为常见,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牲畜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多为散发,外伤是造成牛恶性水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减少皮肤损伤。此外,在牛的去势、分娩或注射等过程要做好皮肤及工具的消毒工作,避免伤口感染。

(2)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约12~72 h,病牛初期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伤口皮肤周围发生炎性水肿并迅速扩散蔓延,尤其在皮下组织疏松处更为明显。病变部位初期坚实肿胀、灼热疼痛,后变柔软并无热无痛,触诊水肿部位有轻度捻发音。随炎性气性水肿的急剧发展,患病牛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可达41~42℃,呈稽留热,呼吸困难,脉搏细数,心跳增速,眼结膜和口腔、阴道黏膜黄染发绀,偶尔伴有腹泻,多在1~3天死亡。如分娩时感染,则在产后3~5天内阴道流出不洁的红色恶臭液体。阴道黏膜红肿、增温,会阴水肿,并迅速蔓延至腹下、股部。如去势时感染,多在手术后2~5天内发病,阴囊、腹下发生弥漫性炎性水肿,疼痛,并伴有全身症状。

(3)病理变化

切开患病牛的局部病灶,肿胀部位的皮下组织及肌间结蹄组织被大量腐败酸臭味道的污黄色或红褐色液体浸润,同时常含有少量气泡,其创伤切面颜色发白,肌肉呈砖红色或暗红色,患病牛肺脏、肝脏、肾脏以及心脏部分常存在淤血等病变,且腹腔和心包腔积有大量液体。

(4)细菌学诊断

肝触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染色阳性,直或弯曲的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有时可见无关节长丝状菌,芽孢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

(5)鉴别诊断

牛恶性水肿应与牛气肿疽、牛巴氏杆菌病和牛炭疽进行类症鉴别诊断。牛气肿疽表现局部肿胀,初热痛,后冷软无痛,按压有捻发音,体温高(41~42 ℃),绝食,呼吸困难。但牛气肿疽仅黄牛多发,马、骡不感染,与分娩或创伤无关,多发生于四肢上部肌肉丰满部位,有明显的捻发音,叩诊发鼓音,切口流出污红色带泡沫的酸臭液体,有跛行。病变组织、渗出液或心血等培养后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无荚膜、周身有鞭毛的大杆菌,有芽孢,呈纺锤形或汤匙形。牛巴氏杆菌病表现体温高(41~42 ℃),肿胀初热痛,后变冷,痛减轻,呼吸困难。但牛巴氏杆菌病多发生在咽喉、胸前,硬固热痛,肿胀部呈出血性胶样浸润,无捻发音且无气体产生。病变组织、渗出物或脓汁等涂片可见两极浓染的小杆菌。牛炭疽一般呈地方流行,多发生于喉、颈、腹下、肩胛、乳房等处,不会产生气体,按压不会发出捻发音,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呈焦油状,尸僵不全,尸体迅速腐败。血检可见革兰氏阳性、两端平直、呈竹节状、粗大带有荚膜的炭疽杆菌。

3.3 预防和控制措施

(1)预防措施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圈舍通风干燥,及时清扫舍内粪便及污染物,严格执行消毒措施,营造一个洁净养殖环境。合理配比干粗饲料,注意洁净卫生。该病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平时注意避免外伤,发生外伤则及时清创和严格消毒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在例行分娩助产、去势等常规手术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做好伤口处的护理工作,通过有效的消毒措施,避免伤口被病原菌所感染。

(2)控制与治疗措施

该病病程较短,发病须及早隔离治疗,切开-通气-消毒是早期治疗的基本步骤,手术切开后需清理腐败组织和渗出液,先用1%~2%高锰酸钾水或3%双氧水充分冲洗,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接着在创伤伤口处涂抹浓度为20%的碘酊或撒上碘仿磺胺粉,必要时用浸有双氧水的纱布填塞引流,并于病健交界处皮下注入3%双氧水,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全身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补液、强心、解毒、防酸中毒等等。补液可用浓度为25%的葡萄糖溶液500 mL,强心可用林格氏溶液1 000 mL,酸中毒常用碳酸氢钠(浓度为5%,使用剂量500 mL)。对患有恶性水肿的病死牛严禁食用,应深埋或者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以防其病原形成芽孢而造成长期污染。对已经被污染或者可能受到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采用20%的漂白粉溶液或3%~5%的火碱溶液等强力消毒剤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并烧毁粪便和垫草。

4.牛布鲁氏菌病

牛布鲁氏菌病主要是由牛种布鲁氏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生殖器官、胎膜等组织器官,常引起怀孕母牛流产、产死胎或弱胎,流产后常发生胎衣滞留,排出灰色或棕色恶露。被感染母牛乳腺常受到损害,引起泌乳量下降,重者甚至丧失泌乳能力。公牛主要表现为睾丸和副睾丸炎。牛布鲁氏菌病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给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

4.1 病原特点

牛布鲁氏菌病主要由牛种布鲁氏菌引起,在羊布病流行地区羊种布鲁氏菌也可感染牛。牛种布鲁氏菌分为7个生物型,包括1、2、3、4、5、6和9型,我国流行的主要1和3型,也有4型和9型的报道。布鲁氏菌为小球杆状菌,革兰氏阴性,无鞭毛,不形成芽孢,一般无荚膜。布鲁氏菌外膜含有的脂多糖(LPS)是布鲁氏菌主要毒力因子,也是血清学诊断的主要抗原。

4.2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病牛是主要传染源,其中最危险的是被感染的怀孕母牛,它们在流产和分娩时能排出大量细菌,在胎水、胎衣、乳汁和粪尿中都有布鲁氏菌。发病公牛的精囊中也带菌,患病犊牛粪尿可带菌细菌。当这些带菌的粪水、胎衣、胎水污染饲料和饮水,健康牛就可被感染发病。有报道,通过没有创伤的皮肤也可以使牛得病,如果有创伤则更容易受到感染得病。吸血昆虫(如蚊子,蜱)叮咬牛后,也可发病。带菌牛的交配、人工授精都可能会让健康牛感染发病,犊牛在配种前一般不会患病,牛发病没有性别差异。犊牛在早期可能被感染,但直到它们性成熟才出现症状,表现为妊娠期流产、产犊弱、生育力下降、胎膜滞留、子宫内膜炎和牛奶产量减少。水平感染病畜的流产率从30%到80%不等,即使足月出生的犊牛常表现羸弱,可在出生后死亡,这些被感染牛的后代仍可作为畜群中的病原携带者。

(2)症状与病变

牛感染布鲁氏菌的潜伏期从两周到几个月不等也有长达半年的。被感染的牛多呈隐性感染。细菌侵入牛体后首先到达最近淋巴结,再入血液,细菌在血液内大量繁殖,这时牛的体温升高,但有的不明显。细菌通过血液进入全身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病变,病在粪尿中排出病原菌。胎盘、胎儿和胎衣最适合细菌生长而导致使母牛发生流产。因此母牛最明显症状是流产,流产可以发生在怀孕的任何时期,但以怀孕的第六个月到第八个月之间最为常见,已流产母牛发生再次流产,流产时间一般会比第一次推迟。将要流产母牛表现乳房变大,开始有乳汁,产道流出液体。如果流产时母牛胎衣(黄色、胶冻状)能排出,则病牛就会很快痊愈,并能再次怀孕,但还会再次发生流产。如果胎衣不能排出,母牛就会发生子宫炎,长期不孕。胎儿如果排不出,则可发生胎儿腐败并排出恶臭液体,或形成木乃伊。公牛发病睾丸发炎,可致配种功能低下或丧失,有些表现出关节炎,膝关节、腕关节肿胀变形,造成跛行。布鲁氏菌感染会导致淋巴组织和器官的肉芽肿性炎症,妊娠牛子宫发生坏死性胎盘炎而导致流产,亚急性或慢性胎盘炎导致晚期流产或生出受感染的犊牛。流产胎儿肝脾肿大,体腔积液,还表现支气管炎和肺炎,肺有充血、纤维蛋白渗出和细胞浸润。

(3)血清学诊断

布鲁氏菌感染后一周牛血液中开始出现抗体,首先出现IgM,然后出现IgG。目前已有多种方法用于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具体包括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补体结合试验(CFT)、全乳环状试验(MRT)、酶标试验(ELISA)和胶体金试纸条检测(LFA)。

(4)病原学诊断

细菌分离鉴定是布鲁氏菌病诊断的金标准。但病原分离鉴定所需时间长,且要求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操作,只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病原分离鉴定最合适的样本是受感染动物的脾脏、淋巴结以及子宫分泌物和流产的胎儿。流产胎儿选择的样本则是胃、脾、肝、肺及淋巴结。PCR是一种快速诊断方法,可用于牛奶、血液、阴道拭子及组织样品的检测。许多序列已被确认为布鲁氏菌属特异性PCR检测的目标,例如bcsp31、16S rRNA和IS711。针对牛种和羊种布鲁氏菌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也可有效识别感染的布鲁氏菌种型,快速、准确诊断牛布鲁氏菌病。

4.3 预防和控制措施

(1)预防措施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要求做到保护健康牛群,提高抵抗力。坚持“预防为主,自繁自养”原则,在清净牛群坚持本场母牛和公牛配种繁殖,如果一定要引进牛只须做好严格的检疫工作,将新引进牛只单隔离饲养45天,期间进行2次检疫呈阴性方可混群饲养。每年要对所有的牛进行2次全群检疫,及时剔除阳性牛。培养健康牛群应从犊牛着手,可结合培育无结核病牛群一起实施,即患病母牛生的犊牛隔离饲养,用健康牛乳或巴氏灭菌乳喂养。

(2)控制与净化措施

目前对牛布鲁氏菌病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防控的技术措施包括检测-扑杀和疫苗免疫两种方式。在个体阳性率低于2%时一般可考虑采取检测-不杀措施,该策略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根除布鲁氏菌感染,但须配套其他防控措施(精准识别感染动物、严格控制动物移动、外购动物须隔离检疫方可混群)。处于围产期感染牛可通过生殖道和乳腺排出大量布鲁氏菌,污染环境,感染其他动物。某些情况下感染牛抗体检测为阴性但仍会排菌,导致病原传播。因此除血清学检测手段外荧光定量PCR为代表的病原检测方法可用于快速识别传染源,是控制病原传播的必要手段。个体阳性率高于5%的牛群一般可实施疫苗免疫措施,开始时对成年牛和犊牛全部实施免疫,此后每年只对后备牛进行免疫,连续实施数年后阳性率低于2%可停止免疫,再实施检测-扑杀策略。布鲁氏菌A19疫苗是有效和常见的用于牛布鲁氏菌病防控的疫苗,如果免疫接种能覆盖90%以上的3-8个月龄的后备牛,则会有较好的保护效果。由于A19疫苗株并非具有100%的保护力,A19疫苗免疫后的牛仍然会感染布鲁氏菌野毒株,成为病原携带者和排菌者。因此对于免疫牛群有必要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实施连续的病原学监测,可对奶样、血液、阴道分泌物和流产物进行检测,以剔除持续排菌的动物。使用A19疫苗和野毒株鉴别荧光定量PCR技术可有效避免A19疫苗株干扰而精确识别布鲁氏菌野毒株感染个体。由于布鲁氏菌病的感染宿主广泛,多种动物和野生动物向牛群传入布鲁氏菌的风险持续存在。

除检测-扑杀和免疫接种外,尚需采取综合性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才能获得满意的防控效果。在防控布鲁氏菌病的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布鲁氏菌病是重要人畜共患病,饲养者、兽医专业人员和屠宰人员都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5.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主要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和山羊分枝杆菌也可致病。该病特点是在机体多组织器官形成结核结节并发生干酪样坏死和钙化。

5.1 病原特点

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牛分枝杆菌呈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不产生芽胞和荚膜,不能运动,生长需要氧气,最合适生长温度为37. 5℃,最合适pH为5. 9~6. 9。在培养基上生长很慢,可加入牛血清,二十多天后能长出菌落。牛分枝杆菌耐干燥、潮湿、阴冷,在水体可以活5个月,在土里可存活6个月。但该菌不耐热,60℃30分钟就能被杀死,太阳直晒几个小时、一般消毒药(5%石炭酸、5%福尔马林、10%漂白粉)浸泡几个小时都可被杀死。细菌对一般磺胺药物、青霉素和其他广谱抗生素均不敏感,但是对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和环丝氨酸等药物敏感,在试验发现白芨、黄芩、百部等对这种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5.2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奶牛最易感染发病,黄牛、牦牛和水牛也可感染。发病动物粪尿、乳汁和产道分泌物均带菌,病牛咳嗽时喷出的黏液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和牛圈),健康牛接触到这些污染介质即可感染发病。饲养管理不善,地面潮湿、牛舍通风不良、牛群密度过大等均会增加牛结核病的感染机会。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而通过乳房、皮肤、阴道黏膜感染机会较少。

(2)症状

牛发生肺结核时牛易疲劳,经常咳嗽,没有痰液,气急,呈痛苦状,病逐渐消瘦,浅表淋巴结肿大。产奶量下降。发生肠结核时,牛表现逐渐消瘦,持续拉稀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常带血或脓汁。当犊感染发病后吃食变少,经常拉稀,很快消瘦。配种期间的牛得病后很难配上种,而且性情古怪,活动减少。

(3)病变

病牛剖检可在淋巴结和内脏器官检出结核结节,用刀切开组织呈米黄色,切下去有沙粒感。胸部和腹部浆膜可见像珍珠样密集结节,俗称“珍珠病”。在胃肠道和子宫黏膜也可看到这种白色颗粒和烂斑。细菌导致乳房炎则可见白色颗粒和烂斑。牛群如果有牛不停咳嗽、经常拉稀、慢性乳房炎、逐渐变瘦、浅表淋巴结肿大,就可考虑牛结核病。

(4)试验诊断

确诊疑似病牛是否为牛结核病,可用结核菌素做变态反应,即将提纯牛型结核菌素皮内注射0. 1毫升,连续观察72小时判定结果。局部有明显炎性反应,皮厚差在4毫米以上的牛判定为阳性牛。也可采集病灶、粪尿、奶水做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和实验动物接种。采用伽玛干扰素和酶标抗体方法进行诊断,荧光抗体检测技术检查病料中的结核杆菌,能快速、准确作出诊断。

5.3 预防和控制措施

牛得病后一般不进行治疗,因此要经常检查牛的健康状况,以防止该病传入。对疑似感染牛应尽快诊断。对犊牛来说,在1月龄、3月龄、6月龄要进行牛结核病检测,发现阳性的牛要立即淘汰。3次检查均为阴性犊牛,可以放入假定健康的牛群一起饲养。假定健康的牛群向健康牛过渡应在第1年每过3个月进行1次检查,在1年到18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检查3次,若所有牛都健康则把该牛群叫做健康牛群。对牛检测比例分别为:种牛、奶牛100%,规模场肉牛10%,其他牛5%,疑似病牛100%。如在牛结核病净化群中(包括犊牛群)检测出阳性牛时,应及时扑杀阳性牛,其他牛按假定健康群处理。每年春秋两季对成年牛净化群用牛结核菌素做变态反应各进行1次检测,并按规定使用和填写检测结果报告,及时上报。牛饲养场生产区应与生活区隔离,奶牛场内不应饲养猫、狗、猪、鸡、鸭等动物,并禁止其他动物出入。注重消灭鼠、蝇等传播媒介。饲养者平时要加强管理,进行经常性消毒,每当发现有牛发病时,就要进行1次大消毒,消毒药可用5%来苏儿,10%漂白粉,3%烧碱。对于有特殊价值的病牛,可以用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对其进行治疗。

6.牛副结核病

牛副结核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偶见于绵羊、山羊、骆驼和鹿。病的显著特点是持久拉稀,逐渐消瘦。

6.1 病原特点

该病病原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形态为短杆菌,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尿中存活7天,在粪便污染的牧场、泥土存活数月至1年,水中能活163天。3%来苏儿30分钟、3%福尔马林20分钟、10%~20%漂白粉20分钟、3%~5%石炭酸5分钟能杀死本菌。加热到65 ℃下30分钟,80 ℃下1~5分钟可杀死。

6.2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病畜是主要传染源,病畜粪便含有细菌,污染饮水、草料,健康牛、羊通过消化道感染,幼畜和青年牛较易感,多数在幼龄时感染,经过很长的潜伏期,到成年时才出现症状。特别是在母牛怀孕、分娩和泌乳时易出现症状。怀孕牛可通过子宫传染给胎儿。该病散播缓慢,流行期长,呈地方流行性。

(2)症状与病变

病牛初期间断性拉稀,以后顽固性拉稀、粪便稀薄,常呈喷射状,恶臭,带有气泡,病牛逐渐消瘦,随着病程延长,病牛精神不好,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皮肤粗糙,贫血,眼窝下陷,泌乳量减少,甚至停止。严重下颌、胸垂和腹部等部位出现水肿。直肠检查时可触摸到肥厚的小肠管。一般经过3~4个月衰竭死亡,有的拖延到半年到两年。体温常无变化。

羊、鹿等动物症状与牛相似,表现消瘦贫血,下颌水肿,被毛粗乱,腹泻不是常见症状,直至死前数天出现腹泻,有的则呈轻泻或粪便变软,常因衰竭或肺炎而死亡。

(3)实验室诊断

根据症状、病变可作出诊断。可疑病畜用棉拭子取直肠擦物,死畜用回肠黏膜涂片,抗酸染色检查确定。有条件时作细菌分离培养。畜群检疫可用变态反应和血清补体结合反应。

该病应与肠结核、胃肠卡他、内寄生虫病等区别诊断。

6.3 预防与控制措施

预防本病重在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对幼牛更应该注意给以足够的营养以增强其抗病力。一般不要从疫区引进牛只,如果引进应对新引进牛隔离、检疫。在发病地区每年定期进行检疫,及时淘汰病牛和检疫阳性牛。国外有该病疫苗,有条件的牛场可定期注射疫苗。

病牛要隔离饲养,病牛粪尿及病牛厩舍用具应及时消毒。严格防止易感动物接触这些污染的东西。经济价值较高的病牛应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采用中西医方法给予治疗,同时喂给多量优质青干草,并经常补充矿物质,以增强牛的身体状况。

7.牛出血性败血病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牛感染发病后发病急、病情重,主要症状是炎症出血和败血症。

7.1 病原特点

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细菌对热比较敏感,低温、干燥也可使该细菌死亡。普通的消毒液如1%石炭酸、5%石灰乳和1%漂白粉均能杀死该细菌,但克辽林不能杀死它。

7.2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黄牛、牦牛、水牛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均能发病。一般来说健康牛上呼吸道可带有细菌,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如圈舍空气潮湿闷热,拥挤,感染寄生虫,受凉,长途运输,突然改换饲料等),均可造成牛抵抗力下降引起发病。牛感染发病后能通过多种途径向外界排泄病原体,唾液、血液、粪尿等排泄物中均带有病原菌。患病牛须与健康牛分开饲养,因为病牛咳嗽、喷嚏就可使健康牛感染病原菌,病牛与健康牛接触也可使健康牛感染。该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天气突变、多雨、闷热时更容易发生。本病多为散发,水牛、牦牛有可能呈地方性流行。

(2)症状与病变

牛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潜伏期一般为2~5天。根据牛的抵抗力以及细菌致病力的不同,临床症状可以分为败血型、肺炎型和浮肿型三种类型。急性败血型:牛感染巴氏杆菌后,可发烧到达41 ℃,精神沉郁,厌食,不久开始拉稀,起初粪便是糊状,随病情加重逐渐转为水样,有时粪便里夹带有血,且恶臭。鼻孔、尿液中也有可能带有血,这种症状维持不到1天,体温就很快下降,病牛可死亡。解剖表现为全身组织器官败血性病变,十二指肠,胃底部出血,腹腔有大量积水,舌部、肌肉也有出血点。肺急性充血、出血而会变灰变黑,指压无弹性。肺炎型:该型最常见,患病牛颈部、胸部发生浮肿,造成呼吸困难,皮肤发紫,舌头外翻,流泪,流涎,这种症状的病牛通常在一两天内会发生死亡。有些牛犊常出现便血的严重拉稀,尽管病初不会死亡,但最终也会因为虚脱而死亡。水肿型:病牛胸前和头部水肿,严重的可能波及腹部,触诊有硬实感,牛表现出疼痛感。舌、咽部严重肿胀,眼红肿,流泪,呼吸困难,最后也是因窒息或拉稀虚脱而死亡。如果怀孕的母牛患病,很可能发生流产、产死胎等情况。

(3)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

该病常发生于新引进牛群、长途运输牛群,或天气突变以及洪涝灾害之后的牛群,极易误诊为牛肺疫,所以要仔细鉴别诊断。一般来讲,牛肺疫发病慢、病程缓而巴氏杆菌病发病急、病程短,因此该病死亡率较高。败血型和浮肿型的牛巴氏杆菌病应与牛的炭疽、气肿疽和恶性水肿鉴别诊断。确诊该病需进行细菌学检查,可在病变部位、脓汁取样染色镜检,可以观察到两极浓染的杆菌即可确诊,有必要可进行动物接种(小白鼠或家兔)试验或荧光PCR检测。

7.3 预防与控制措施

该病发病率不高,但牛发病后治愈率较低,所以饲养者平时在饲养放牧过程中,要注意外界环境的改变。饲养员平时要精心管理畜群,加强营养,尽量让牛舍保持干净,通风。长途运输和洪涝灾害之后注意加强饲养管理、通风换气、摄食有度。同时注意牛圈卫生,定期消毒(消毒药可以用5%漂白粉,10%石灰水,3%臭药水,粪便可以用火烧)。受到外伤时要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发现有疑似病牛则要立即把病牛与健康牛隔离单独饲养,对牛圈进行大消毒,对于健康牛群要立刻用高免血清进行紧急注射。一般情况下,如果病牛及时注射高免血清,同时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磺胺药来联合治疗,治疗效果会很好。用磺胺噻唑或磺胺二甲基嘧啶,全日量为每公斤体重0. 1~0. 2克,分4次服用,连用3天;也可以用20%磺胺噻唑钠50~100毫升,静脉注射,连用3天。同时要注意对症治疗。对于往年有发病的牛场及有应急情况出现的牛场对牛群注射疫苗做免疫预防。

8.牛副伤寒-沙门氏菌病

牛沙门氏菌病又称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严重影响着母畜的繁殖和幼畜的健康。

8.1 病原特点

牛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或纽波特沙门氏菌所引起。此类细菌除对牛致病外,对其他的多种动物也有致病性。细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外界条件下可生存数周或数月。对于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可达到消毒目的。

8.2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病畜和带菌者是该病重要传染源,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最终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牛群。病牛与健畜牛交配或用病公牛的精液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此外,子宫内感染也可感染。有人认为鼠类可传播本病。人类感染该病一般是由于人与感染的动物及动物性食品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人带菌者也可成为传染源。临床上健康的牛带菌现象(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菌)相当普遍。病菌可潜藏于消化道、淋巴组织和胆囊内。当外界不良因素使动物抵抗力降低时,在体内发生内源感染,病菌连续通过若干易感家畜,毒力增强而扩大传染。该病对于成年牛多发于夏季放牧时节,呈散发性流行,一个牛群仅有1~2头发病,第1个病例出现后往往相隔2~3周再出现第2个病例;但犊牛发病后传播迅速,往往呈流行性。下列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洪涝灾害,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分娩、手术;母畜缺奶;新引进家畜未实行隔离检疫等。

(2)症状

成年牛发病常表现高热(40~41 ℃)、昏迷、食欲废绝、脉搏频数、呼吸困难开始,体力迅速衰竭。大多数病牛于发病后12~24小时粪便带有血块,不久即变为下痢。粪便恶臭,含有纤维素絮片,间杂有黏膜。下痢开始后体温降至正常或较正常略高。病牛可于发病24小时内死亡,多则于1~5日内死亡。病期延长者可见迅速脱水和消瘦,眼窝下陷,眼结膜充血和发黄。病牛腹疼剧烈,常用后肢蹬踢腹部。怀孕母牛多数发生流产,从流产胎儿中可发现病原菌。某些病例可能恢复。成年牛有时可取顿挫型经过,病牛发热、食欲消失、精神委顿,产奶量下降,经过24小时后症状即可减退。还有些牛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仅从粪中排菌,但数天后则停止排菌。

在犊牛,如牛群内存在带菌母牛,则可于生后48小时内即表现拒食、卧地、迅速、衰竭等症状,常于3~5天内死亡。尸体剖检无特殊变化,但从血液和内脏器官中可分离出沙门氏菌。多数犊牛常于10~14日龄以后发病,病初体温升高(40~41 ℃),24小时后排除灰黄色液体粪便,混有黏液和血丝,一般与病状出现后5~7天死亡,病死率有时可达50%,有时多数病犊可以恢复,恢复后体内很少带菌。病期延长时腕和跗关节可肿大,有的还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症状。

(3)病变

成年牛病变主要呈急性出血性肠炎。剖检或屠宰时可见肠黏膜潮红,常杂有出血,大肠黏膜脱落,有局部坏死区。腺胃黏膜也可能炎性潮红。肠系膜淋巴结呈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肝脂肪性变或灶性坏死。胆囊壁有增厚,胆汁混浊,呈黄褐色。在病程长的病例,肺部有炎症区。脾常充血、肿大。犊牛病变可见急性病例在心壁、腹膜以及腺胃、小肠和膀胱黏膜有小点出血点。脾充血肿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有时出血。病程长的病例,肝脏色泽变淡,胆汁常变稠而浑浊。肺常有炎症区。肝、脾和肾有时会有坏死灶。关节损害时,腱鞘和关节腔含有胶样液体。

(4)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从病牛的血液、内脏器官、粪便或流产胎儿胃内容物、肝、脾取材,做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单克隆抗体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用来进行该病的快速诊断。

8.3 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该病应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目前国内已研制出牛用副伤寒菌苗,必要时可选择使用。根据不少地方的经验,可应用自本场(群)或当地分离的菌株,制成单价灭活苗,常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本病的治疗,可选用经药敏实验有效的抗生素,如土霉素等,并辅以对症治疗。呋喃类(如呋喃唑酮)和磺胺类(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药物也有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的药物。

沙门氏菌不但危害畜禽而且还可从畜禽传染给人。人类发病往往是因吃了病畜和带菌动物的未经充分加热消毒的乳肉产品而发生食物中毒。为了防止本病从畜禽传染给人,病畜禽应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屠宰检验,特别是急宰病畜禽的检验与处理。肉类一定要充分煮熟,家庭和食堂保存的食物注意防止鼠类窃食,以免被其排泄物污染。饲养员、兽医、屠宰人员以及其他经常与畜禽及其产品接触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卫生消毒工作。人食物中毒的治疗一般为樟脑酊或氢化可的松,脱水严重者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大多数患者可于数天内恢复健康。

9.犊牛大肠杆菌病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所引起的新生幼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拉稀,故又称犊牛白痢。患病严重者因衰竭、脱水和酸中毒而死亡,也可发生坏血症。

9.1 病原特点

该病病原主要是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病原菌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不强,50 ℃加热30分钟,60 ℃下15分钟即可杀死,一般常用的消毒药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9.2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大肠杆菌存在于被动物粪便污染的地面、水源、草料和其他物品中,动物出生后很短时间内大肠杆菌即可随乳汁或其他食物进入胃肠道成为常在菌。各种新生幼畜当其抵抗力降低或发生障碍时,均可引起发病。该病多发于幼犊,出生10日龄内的犊牛最易感染发病,日龄较大者少见。大群关养的幼犊甚为常见,且很严重,小群饲养的一般为散发。

病畜和带菌者是该病主要传染源,他们通过粪便排出病菌而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源、饲料以及母畜的乳头和皮肤。当幼牛吃奶或饮食时经消化道而感染。这是主要的感染途径。此外牛也可通过子宫内和脐带感染。病原性大肠杆菌在病犊的肠道内或各组织器官内(坏血症时)大量繁殖,随粪、尿或其他排泄性分泌物散布于外界引起新的感染。另外引起犊牛抵抗力降低的各种因素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使病情加重,例如母牛在分娩前后营养不足,饲料中缺乏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乳房部污染不洁,幼犊生后未吮食初乳,哺乳不及时,哺乳过多或过少,厩舍阴冷潮湿,通气不良,洪涝灾害、气候突变等都可能引起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该病多见于冬春舍饲时期,呈地方性流行和散发性流行,在放牧季节很少发生。

(2)症状

潜伏期很短,一般仅几个小时。根据症状和病理发生可分为三病型。败血型:病犊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间有拉稀,常常于症状出现数小时至一天内急性死亡。有时病犊未见拉稀即归于死亡。此时在病犊的血液和内脏中易于分离到致病性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肠型:病初病犊体温升高达40℃,食欲减退或废绝,喜躺卧。数小时后开始下痢至正常。初期排出的粪便呈淡黄色粥样,有恶臭,继则呈水样、淡灰白色,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凝血及泡沫,有酸败气味。病的末期患畜因肛门松弛而自由流出,污染后躯。病畜常有腹痛,用腿踢腹部,后期高度衰竭,卧地不起,有时表现痉挛。一般经1~3天因虚脱而死。死亡率可达80%~100%。耐过的病畜,恢复很慢,发育迟缓,并常有继发脐炎、关节炎或肺炎等病。肠毒血型:此型较少见,常突然死亡。如病程稍长则可见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前期表现兴奋不安,后期精神沉郁、昏迷,以至于死亡,死前多有拉稀症状。

(3)病理变化

败血症和或肠毒血症死亡的病犊,常无明显的病理变化。拉稀病犊真胃有大量的凝乳块,黏膜充血、水肿,覆有胶状黏液,皱褶部有出血。肠内容物常混有血液和气泡,恶臭,小肠黏膜充血,皱褶基部有出血,部分黏膜上皮脱落。直肠也可见有同样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脏和肾脏颜色苍白,有时有出血点,胆囊内充满黏稠暗绿色胆汁,心膜内有出血点。病程长的病例在关节和肺也有出血点。

(4)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学检查。检菌的取材部位,坏血型为血液、内脏组织、肠毒血症为小肠前部黏膜,肠型为发炎的肠黏膜。对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应进行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然后再根据需要,做进一步的检验。该病与犊牛沙门氏杆菌病(犊牛副伤寒)症状相似,应注意区别。

9.3 预防与控制措施

控制本病主要在于预防。对怀孕母牛和初生幼犊要加强饲养管理,给予足够的维生素和蛋白饲料;舍饲孕牛要有适当运动,幼牛一定要喂初乳。畜舍保持干燥、清洁,母牛产犊前后应保持乳房清洁。要防止新生幼犊接触粪便、污水。一般犊牛出生时体内缺乏能抵抗大肠杆菌性坏血症的保护性抗体(主要是IgM),主要靠摄食初乳从母体获得。犊牛一般在生后1周内才能自己合成球蛋白,所以犊牛出生后应尽快哺喂初乳来预防该病。犊牛发病后要及时治疗,防止发生坏血症。由于本病可导致拉稀失水、血中离子平衡失调以及酸中毒等,所以治疗原则主要以抗菌、补充水分和调节胃肠机能为主。

抗菌可用土霉素、链霉素或新霉素等抗生素和一些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咪等,同时辅以对症治疗。补充体液可静脉注射5%生理盐水500~1000毫升,或在其中加入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等注射以预防酸中毒。调理胃肠可内服保护药和吸附剂,如次硝酸铋(5~10克)、白陶土(50~100克)、活性炭(10~20克),或用鱼石脂乳酸溶液(乳酸2克、鱼石脂20克、蒸馏水90毫升)一茶匙混入一杯脱脂乳灌服,每日2~3次。也可进行灌肠,促进肠内有毒或腐败物质的排出。另外也可给幼牛接种大肠杆菌苗如多价苗来预防本病。

10.牛弯杆菌性腹泻-冬痢

弯杆菌病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病,可引起家畜流产、不孕、乳房炎及幼畜拉稀和家禽肝炎。

10.1 病原特点

弯杆菌属引起牛发病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空肠弯曲菌是冬痢疾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细长弯曲杆菌,呈螺旋状或S状,运动力活泼。弯曲菌对干燥、阳光和常用消毒药敏感。58℃加热5分钟就会死亡。弯曲菌在干草、土壤和肥料中,于春秋季节大约可存活10天,冬天可存活约20天。但耐冷,在冷冻精液(零下80℃)内依然存活。

10.2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空肠弯曲菌可引起牛、羊、猪、猫、小狗、小鸡的腹泻,绵羊流产以及人发烧和肠炎。患病动物可从粪便、牛奶和其他分泌物中排出病菌,污染水、食物或饲料,经消化道感染健康动物。喝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也会引起该病的暴发。秋冬季节圈养的牛易发生本病,无论大牛小牛都可得病,呈地方流行性。

(2)症状

牛感染空肠弯曲菌后发生腹泻,又称牛“冬痢”。潜伏期只有3天,该病发生突然,一夜之间20%的牛发生拉稀,便血,3天内80%的牛轻重不同的都表现同一症状。病初牛粪表面有胶样半透明黏膜,有的带血呈紫红色。随后病牛磨牙,不吃食,肚子胀,弓背,打寒战,毛倒立,很快拉出很臭的水一样的棕色稀粪,常呈喷射状,严重的拉血汤样水便。病牛腹疼,不愿站立和走动,迅速消瘦。产奶量急剧下降,腹泻停止后,产奶量稍有回升。整个病程中病牛体温正常,鼻镜稍微干燥。若治疗及时很少死亡。病牛还出现乳房炎,并从牛奶中排出病菌。

(3)实验室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特征性症状和发病规律可怀疑为该病,确诊需进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鉴定。也可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牛空肠弯曲菌,这种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好。

鉴别诊断注意与沙门氏菌、球菌病、病毒性腹泻、皱胃溃疡等疾病相区别。特别注意大便中有无血液,血液的新鲜程度及全身症状。沙门氏菌病时便中虽含有血液,但多呈急性、发热及败血症,死亡率高。球虫病粪可含有鲜红血液,多见于青年牛,粪便检查有大量球虫卵。病毒性腹泻发高烧,还有鼻镜、口腔、舌及胃的损伤。

10.3 预防和控制措施

因本病尚无有效疫苗可用,故应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首先,防止牛接触被病菌污染的草料、水和其他东西。其次,病牛要隔离治疗,其粪便和垫料要及时清除,圈舍、用具和场地要彻底消毒。

治疗可选用四环素族抗菌素、链霉素,肠道防腐剂和磺胺类药物。据报道,每头牛用鱼石脂25克,松节油25克,次碳酸铋6克,复方新诺明10克,加水500克灌服,一日两次,3天基本好转。

人感染后先发烧、头疼、肌肉酸疼,随后腹疼,常局限于肚脐周围,呈间歇性。发热12~24小时后开始拉水样大便,每天5~10次,1~2天后部分病人出现黏液便或脓血便,经过1周可自行缓解,少数病例腹痛可持续数周,反复发作。为防控该病需要加强肉食品、乳制品的卫生监督,注意饮食安全,防止人的感染。

11.牛腐蹄病-坏死杆菌病

牛腐蹄病多见于成年牛,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跛行、蹄部肿胀或流出恶臭的脓汁。

11.1 病因与病原

牛腐蹄病的病因素有多钟,一般认为是牛只体弱、钙磷不平衡、蹄部角质疏松是其基本病因。牛床潮湿,牛蹄经常被粪、尿、泥浆等浸泡,使局部组织软化易受损伤。而小石子、铁屑、煤渣、田间植物残梗、粗硬杂草、坚硬的冻土和冰等都会刺伤蹄部软组织引起发炎。有时也因蹄冠和蹄角质层间发生裂缝而感染。环境中的坏死杆菌可侵入损伤组织致病。

坏死梭杆菌的抵抗力不强,一般的消毒药均能杀灭它,但它在污染的土壤、腐烂的杂草中能存活较长时间。该病在出现跛行的蹄病中占40%~60%。一般后蹄发生的比例比前蹄高,夏天潮湿季节比冬天干旱季节发病多,成年牛比犊牛多发。

11.2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牛和体内带菌的健康牛。病牛的四肢、蹄、皮肤和黏膜会发生坏死,病菌则随病牛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污染周围环境。健康牛的胃肠道常见有坏死梭杆菌,病牛的粪便大都能分离出这种细菌,而在水塘、滩地、污泥、低洼地等地方也都有大量的坏死梭杆菌。牛的腐蹄病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我国也有报道,且是我国南方耕牛、奶牛较为严重主要传染病。

牛腐蹄病主要通过有伤口的部位而感染。病多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常发于洪涝灾害和炎热多雨季节,一般零散或小范围发生。另外,犊牛长牙、牛舍里的吸血昆虫、饲喂有尖刺的草料、矿物质如钙磷等不足、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长途运输等因素都可导致腐蹄病的发生。除牛外,猪、绵羊、山羊、马及人也容易得这种病。

(2)症状

病牛常常表现出喂料时不愿进食,喜卧地,站立时间短,站立时患蹄不愿完全着地,走路跛行有痛感。检查时牛蹄质比较完整,看不出有炎症。当叩击或用手按压时牛有痛感,用刀切削扩创后在蹄底的小孔或大洞中会有污黑臭水流出。趾间也常可找到溃疡面,其上覆盖有恶臭的坏死物。急性发作时牛蹄冠处红肿,痛感明显,严重的会并发蹄关节炎。如果不及时整修治疗,病牛会逐渐消瘦,被毛粗乱,产奶量急剧下降,甚至丧失生产能力。严重者则蹄壳严重变形,卧地不起,甚至出现全身性败血症状。慢性病牛,坏死可达蹄的深部组织,包括蹄关节,第二、三指(趾)骨、腱和韧带。趾间、蹄球与蹄冠缘处存在瘘管,并延深到蹄内,跛行可能逐渐减轻,但不能消失。病程可由数月到年,多半是长期消瘦、衰弱,奶量减少。

(3)实验室诊断

腐蹄病发生部位是肢蹄部,以坏死性炎症为主。坏死组织有特殊的臭味,患病动物有跛行等症状,再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作初步诊断。确诊则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取健康和病变组织交界处的刮取物,染色镜检,能发现坏死杆菌即可确诊。牛腐蹄病应与刺创、趾间损伤、蹄叶炎等相区别,特别是趾间皮炎相区别。因其治疗方法不同,趾间皮炎几乎没有肿胀,但跛行和坏死臭味明显。

11.3 预防与控制措施

牛腐蹄病危害相当大,发病率比较高,经济损失很大。因此做好防制工作意义重大。首先应重视蹄病的防治,经常检修蹄壳,同时注意饲料配方中的矿物料。重视对牧场场地的平整和消毒,及时清除牛舍内粪便。防止趾间皮肤损伤,经常保持牛蹄干燥清洁。防止牛相互啃咬,不到低洼潮湿不平的泥泞地放牧。在多发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预防。在发病率较高的牛场,要用收敛剂定期蹄浴(如5%福尔马林或10%硫酸铜溶液),以降低发病率。

发现本病后用清水洗净患部并清理创面。再用1%高锰酸钾溶液或5%福尔马林或10%硫酸铜溶液冲洗消毒。然后在蹄底的孔内或洞内填塞硫酸铜水杨酸粉或高锰酸钾粉或磺胺粉,创面可涂敷木焦油福尔马林合剂或5%高锰酸钾或10%甲醛酒精溶液或龙胆紫。15天后复诊一次。如果第二次检查已痊愈,只要涂些防腐药如碘酊即可。

畜群中一旦发生该病要及时把病牛和健康牛分开。对病牛的粪便和清除掉的坏死组织要严格消毒并销毁。对病牛除清创消毒外,肌肉或静脉注射磺胺类药物、四环素、土霉素、青霉素等,都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展和继发感染,而链霉素是无效的。如果慢性病牛蹄的一侧严重坏死,可采用截趾术。


第三章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一节 强降雨时奶牛养殖饲养管理应对措施

高腾云

(河南农业大学)


我国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具有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我国的奶牛优势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其中多数的奶牛优势生产区域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夏秋季降雨比较集中。在夏秋季,一些奶牛优势生产区遭遇强降雨的自然灾害天气频率较高。

奶牛养殖遭遇强降雨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在于:牛场积水、畜舍进水和倒塌问题;青贮窖进水、饲草浸水;细菌、病毒、寄生虫随洪水传播、扩散,给奶牛养殖生产带来隐患。

1.强降雨对奶牛养殖的影响

出现强降雨引起洪涝灾害对奶牛养殖的哪些环节会造成影响,受影响奶牛场的范围有多大?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针对河南省2021年受洪涝灾害的奶牛场选取20家为调查样本,同时了解受灾区域的其他奶牛场,总结分析如下:

1.1 轻度受影响的项目

(1)牛群及产奶量:牛群情况基本正常,牛奶产量下降5%左右。

(2)日粮及饲喂:雨水溅湿草料,地面潮湿,日粮含水量增加;牛舍内仍然能够正常上料饲喂。

(3)牛床情况:牛床垫料潮湿,仅有少数牛床被雨水淋湿。

(4)牛舍停电:牛场出现一日以上断电,喷淋和风机都无法打开,牛出现轻度热应激征候;

(5)受影响范围:众多奶牛场都在牛群及产奶量、牛床状况、投喂日粮及采食量方面受到影响。

1.2 中度受影响的项目

(1)青贮饲料质量变化:青贮窖地面潮湿,青贮玉米气味不佳,干物质含量波动不大。

(2)饲料库防水情况:草垛外侧被雨水淋湿,草垛内侧无影响;饲料原料(甜菜颗粒等)储料库潮湿,啤酒糟有变质的迹象。

(3)受影响范围:多数奶牛场在青贮饲料质量、饲料库防水方面受到影响。

1.3 重度受影响的项目

(1)围墙局部倒塌:牛场围墙出现倒塌局部现象。

(2)场区积水较多:生产区道路积水,牛舍之间的空地有大面积积水;场区大范围积水。

(3)牛舍进水:牛舍进水,场内积水排出缓慢。

(4)青贮窖及饲草棚受浸:青贮窖下面进水;饲草棚底层饲草受浸。

(5)粪污处理系统异常:排粪污系统受到影响,需要维修;牛粪被冲进水中。

(6)受影响范围:极少数奶牛场出现牛舍进水、青贮窖或者饲草棚进水受浸、粪污处理系统故障;少数奶牛场出现场区积水多、围墙局部倒塌现象。

2.奶牛养殖避免洪涝灾害的防灾体系

对于强降雨时奶牛养殖造成的自然灾害,养殖者应该采取综合应对措施,通过抗灾救灾使降低损失。虽然强降雨过程对奶牛产奶量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是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主要包括:以乳房炎为主的多种疾病的集中爆发;以饲草饲料霉变为原因的奶牛内科疾病和不孕症。因此要高度重视强降雨之后减灾应对措施。

2.1 避免洪涝灾害的场址选择关键点

奶牛场是奶牛规模化生产的场所,有严格的布局和建筑设计要求。奶牛场场址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势地势、土壤水质、气象因素和社会联系等方面。

地势要高燥,建场地的地下水位一般要在2 m以下,最高地下水位需在青贮窖底部0.5 m以下。不能在低洼涝地、水道、风口处和深谷里建场。因为地势低洼的场地容易积水且道路泥泞。

为了防水灾,选择的场地要远离河槽。养殖场不可建在洪泛区(25年一遇洪水或以上);洪泛区的已有养殖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洪水所致的粪便横流或溢流发生。场址所在地不应产生过度侵蚀,或采取措施减少地面侵蚀发生;应避免降雨后场内形成水坑,牛不可直接接触地表水。

2.2 粪污处理区设置

奶牛场粪污处理区,应设在生产区外围地势低的下风向和下水头,与生产区保持50 m以上的卫生间距,单独通道,便于污物处理。

粪污处理区应有固定的牛粪储存、堆放场所和设施,储存场所有防雨、防止粪液渗漏、溢流措施。

2.3 污水收集系统的规划

(1)场地排水

对牛场周围的地表径流进行导流,使其饶过养殖场或污水坑。对场内已经接触或可能接触粪便的地表径流进行导流,避免其进入地下或地表输水管道。

(2)暴雨径流

场内粪便管理或贮存区,应不受降雨的影响。已经接触或可能接触过粪便的雨水径流应进行适当的处理。

(3)污水收集

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道路明沟汇集排出场外;污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收集系统送到场区污水沉淀池,然后进行固液分离。

2.4 做好防灾预备工作

在奶牛养殖针对洪涝灾害进行合理防灾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奶牛场经营者还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掌握当地的集中降雨季节到来时间、持续时间以及降雨量情况。在每年的集中降雨季节到来之前,提前清理污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管网,疏浚场外主排水沟。

提前检查发电机、排洪用可移动抽水机,清淤铲车等设备。

充分准备防雨水用品,如:雨布、塑料薄膜、雨衣等。

针对牛舍和仓库,提前备好沙袋等堵水应急物资;备足沙土、碎石等填坑和铺路的材料;在奶牛生产方面,要备足饲草饲料,备足牛床垫料,以保证临时应急使用。

3.奶牛场灾后检修

3.1 加强排查与检修

防止屋面漏雨或墙体受雨水长时间浸泡而发生坍塌。对破损的房屋和牛舍要修缮加固。不能及时修复的,应尽快将牛只转移至干燥、安全地带。

加强用电安全排查,禁止水电同路,防止触电等安全事故。为避免触电等灾害事故,水灾后要及时关闭电源,迅速组织人员对奶牛舍、围墙、粪污处理场及水管电线等设施设备进行检修,对已损坏的水管电线等设施设备要及时维修、加固与更新,做到不漏电、不漏雨,不积水。

对场区防雨排涝设施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对危险薄弱地方要加固加高。

防止雨水汇集流入饲草料库房和青贮池。尽快检查饲草料库的饲草料及青贮窖的青贮饲料,有无雨淋、水泡等情况。发现有雨水浸湿的饲料和饲草要及时清理出来。

TMR搅拌车、运料车等畜牧机械尽量不要停放在室外,使用防雨布遮盖。

3.2 排水和维护污水处理系统

做好场区排水、清淤工作。在强降雨之后,要尽快清除排水系统(排水沟)里的污水和污物,疏通奶牛场的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及时排出青贮窖内积水,检查和修补青贮窖受损的地方。应及时排干牛舍内积水。若不能及时排净牛舍积水,应尽快将奶牛转移至干燥、安全地带。

及时检查粪污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对粪污处理场要采取防溢流措施,防止粪便污水随雨水直接流进河道。如有漏排等情况出现要及时修复。同时要维护或者改造污水处理设施,以避免多雨季节的再次强降雨袭击。

对于一些新建的奶牛场,强降雨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其排污系统的排污能力。要在强降雨之后及时发现场内的低洼区和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3.3 消毒

水淹奶牛场打破了奶牛场系统的生物安全屏障,奶牛场面临外来病原入侵、场内病原大量增殖的双重压力,并且土壤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被洪水冲刷出来,也成为传染源,极易引发疾病。

(1)加强奶牛场全面消毒工作

强降雨过后容易发生疫情,需要加强奶牛场的全面消毒工作。

尽快排水,清理淤泥及垃圾,对清除的污物可采取集中堆积、生物发酵或用药物反复消毒的办法进行处理。例如,用2%烧碱每天消毒3次,连续1周;或者百毒杀、来苏尔等其他消毒剂。

灾后牛场经过彻底清理后,应至少每天1次全场消毒,连续消毒一周,不留死角。

对场内漫过污水的区域宜采用撒生石灰消毒;场内公共道路推荐使用生石灰或烧碱消毒;运送奶牛粪便的道路可用强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进行清洗、喷洒。

(2)做好设施消毒

对过水的牛舍先清扫后消毒,消毒应包括牛舍周围5米内的地面及舍外墙面。牛舍及用具推荐使用过过氧乙酸消毒,或者喷雾百毒杀等消毒剂。牛舍地面、卧床及运动场等,可使用生石灰进行适度撒布消毒.

挤奶厅也是一个需要重点消毒的场所,宜采用专门消毒剂消毒。

(3)做好水源消毒

洪涝灾害发生后,为了保障牛只饮水安全,防止饮水不洁导致奶牛肠道疾病,需要对奶牛场的水井或分散水源进行消毒,对于洪水倒灌的水井尤其要消毒。

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水中原则应该用平时10倍量(10-20毫克/升)漂白粉大剂量消毒一次,停10-12小时后再用,如果氯味太大,就持续排水一段时间直至氯味小了之后才能用。

奶牛食槽可以使用中性碘制剂进行消毒;饮水槽使用次氯酸钠适度消毒,冲刷干净后使用。

(4)牛只体表清洗消毒

对浸水的牛只进行清洗和体表消毒,以有效杀灭体表微生物。

(5)消杀蚊蝇

在虫媒疫病易发区域,对奶牛场及周围环境喷洒杀虫剂。对蚊蝇幼虫的孳生场所,要及时清除积水或填土覆盖,也可以使用控制蚊蝇幼虫的杀虫剂。

4.奶牛场灾后饲养管理工作

4.1 饲草饲料防霉

对于发霉变质的草料要及时清理废弃。霉变草料喂牛,会引起奶牛慢性中毒、生产性能下降和牛奶受污染。杜绝雨水浸泡过的饲草料进入奶牛食物链,避免奶牛群因霉变草料引起次生灾害。

及时晾晒被雨水淋湿的草料,避免出现霉变。未被雨水淋湿的饲料和饲草要及时清理出来,尽快饲喂。夏季环境温度相对较高,若遇洪涝灾害,空气湿度大,干草易返潮,饲料容易发霉。奶牛场饲料贮存间要通风干燥,保持草料干燥、清洁,防止饲料霉变。要组织专人对库存干草和裹包青贮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时晾晒受潮的草料,避免发生霉变。

4.2 加强奶牛饲养

强降雨对牛群会造成应激,在奶牛应激情况下容易受到疫病侵袭,洪涝灾后往往是奶牛疫病的高发期。

适时调整奶牛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营养水平,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含量及添加微生态制剂,增强奶牛的抗应激能力。汛期饲料应尽量现配现用,保持干燥、清洁。

养殖者应加强奶牛的保健工作,提高奶牛的免疫力水平。可进行药物预防和保健,在饲料中可增添些电解多维、黄芪多糖或微生态制剂。

要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饮水要清洁卫生。

4.3 加强奶牛管理

及时清理奶牛场周围环境,处理场区污泥、粪便及杂物等,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状况良好,防止病菌传染和寄生虫虫卵发育。加强牛场粪污管理,避免粪污溢流。对牛舍内外进行彻底清理,排除积水。尽快恢复牛场干燥,避免病原菌快速繁殖。

加强牛舍的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增加牛床垫料,控制好舍内温湿度,因为潮湿可诱发多种问题,还会造成蚊蝇、细菌的滋生。待舍内清洁干燥后再转入奶牛。

发生洪涝灾害之后,在牛舍经过清理、消毒和干燥的情况下,尽量使奶牛在舍内活动,对奶牛躺卧区域及时更换垫料,尤其是重胎牛和犊牛。防止奶牛场内疾病的交叉感染,防止犊牛腹泻、奶牛乳房炎、腐蹄病等疾病的集中发生。

防止应激现象。出现严重洪涝灾害的奶牛场,有时需要紧急转运牛群。在转运牛群的过程不要激烈驱赶,应做好道路清淤、清障工作,装车前要做好牛只的清洗和体表消毒。

夏季发生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高温高湿天气,养殖者要及时检查防暑降温设备,有效地防控奶牛热应激。

4.4 为粗饲料储备做好准备

在中原地区,种植的秋季作物以玉米和花生为主,强降雨往往使玉米和花生等秋季作物受到严重的洪涝灾害影响。而在中原地区的奶牛场,玉米青贮和花生秧又是主要的粗饲料。

强降雨使部分区域的农田发生渍涝灾害,不利秋季饲料作物生长。强降雨季节要保持农田沟渠畅通,雨后及时排水散墒,减轻渍涝危害。

对于受洪涝灾害严重导致秋季玉米绝收的田地,要抢种、补种速生饲料作物。动员与奶牛场签订协议的种植大户及时补种青贮用玉米等饲料作物。例如:在新乡市翟坡镇,由于受强降雨农田玉米大片死亡,在农田排水散墒后,于8月2抢种了豫单9953玉米,密度6000株/亩。由于气温适宜,地墒很好,玉米长势良好,至9月12日,40天时间内玉米植株已经达到1.5米的高度。预期在10月15日左右既可以收割制作玉米青贮。采用这一补种饲料作物的措施,既解决了奶牛青贮饲料的问题,又不影响农田种植冬小麦。

奶牛场还要与相邻非受灾地区的种植大户联系,确定供应青贮玉米的意向,把一部分粮用玉米转为青贮玉米供应奶牛场。及时联系非受灾地区,尽早采购质量符合要求的花生秧。对购入的每一批次的花生秧要逐包检查,把是否霉变作为重点检查指标。发霉变质的花生秧要及时清走,不能作为粗饲料。

备足其他替代性的粗饲料,如玉米秸秆、大豆秸、红薯秧、苹果渣等;在秋末冬初收购胡萝卜,贮藏起来。在奶牛场的采购计划中,适当增加苜蓿干草、燕麦草的采购数量。

5.防疫与监测工作

5.1 注重防疫

如有牛只死亡,要及时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腐烂污染环境,甚至引起疫病流行。不能乱丢乱放。严格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对死牛进行处理,优先选择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具备条件的可选择深埋处理。

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也应喷洒消毒剂后共同深埋。深埋地点要远离住宅、养殖场和水源,避开泄洪区和交通要道。

特大洪涝灾害极易造成疫病流行,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疫病,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也有可能发生。因此,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果断处理,防止疫情蔓延。及早预防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加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洪涝灾害后,牛场发生炭疽杆菌、魏氏梭菌、衣原体、破伤风、血吸虫等病原感染风险增加,特别是有以上疾病发病史的地区及牛场,建议奶牛场针对以上疾病进行紧急免疫、药物预防;对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等疫病要补免和紧急免疫。

5.2 提升牛群健康管理

洪水过后,特别要注意乳房炎、腹泻、肺炎、蹄病等疾病的预防和牛只外伤处理。

乳房炎:潮湿的卧床会滋生细菌,从而增加患乳房炎的风险。加强对奶牛乳房进行监测,尽早发现临床乳房炎病例并及时隔离治疗。发生乳房炎,要及时查找病原,克雷伯氏菌、乳房炎链球菌、粘质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难以治疗的乳房炎病因可能与脏水有关。

腹泻:腹泻病原随着粪污传播,牛只通过饮用污水或者污染水源导致感染。应加强巡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肺炎:潮湿的牛舍和污浊的空气会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应保持通风,保障良好的空气质量。

蹄病:蹄角和趾间皮肤在潮湿、泥泞的条件下会变软,会导致牛的趾部炎症。应保持地面干燥、平整,避免剧烈驱赶牛只。

5.3 加强监测工作

(1)加强牛群疾病监测

受洪涝灾害地区、疫源地等高风险区的奶牛场,增加场内牛群疾病监测。加强口蹄疫、炭疽、副结核、血吸虫病等疾病监测,及时分析研判受灾地区奶牛疫病发生和发展态势。对死亡牛只采样送检,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2)加强饲料霉变监测

对霉变饲草料及饲料原料要作销毁处理,防止牛只中毒、生产性能下降和牛乳受到污染。对于雨水浸湿的饲草饲料,应做好霉菌毒素监测。

(3)加强水源质量监测

受灾奶牛场应对饮用水中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指标进行监测,保证牛群饮水安全。


第二节 强降雨天气时奶牛养殖防疫指南

杨宏军 陈 九 张 亮 解晓莉 段春慧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021年我国多地连续出现强降雨,部分地区甚至引发了洪涝灾害,动物疫情发生风险随之增大。雨季是动物疫病高发期,特别是洪涝灾害后,畜禽尸体随河流漂浮腐烂,疫源地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暴露,都极易造成病原感染扩散。雨季高温高湿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侵袭,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炭疽病等多种人畜共患病流行和发生风险增大。结合奶牛养殖场生产特点,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奶牛养殖者在雨季参考。

1.雨季前牛场准备工作

(1)关注本地区气象部门预报预警,提前做好防雨抗涝的人员物品安排。

(2)牛场防雨排涝设施检查,及时修补疏通加固。

(3)牛场在雨季前接种口蹄疫疫苗,并有计划地接种合适的梭菌疫苗。

(4)牛场饲料储存、混拌地点防雨防潮设施检查,查漏补缺。

(5)牛场保证安全用电,定期检查牛场用电线路,禁止水电同路,牛场用电最好能分支使用,以优先保证奶厅、风扇、喷淋、粉碎和饲料加工用电,杜绝电线裸露,电线混搭,控制开关和用电器功率不符现象并安装漏电保护,保证用电安全。

(6)牛场内进行全方位环境消毒。

2.雨季牛场防疫工作安排

2.1 青贮及饲料储备环境

青贮和各类饲料被雨淋湿3小时后就会出现霉变现象。对发霉变质的饲料饲草一定要挑拣出,禁止饲喂奶牛;雨季饲料配方中增加脱霉剂产品可吸附一些霉菌产生的毒素,从而减少危害。注意及时通风散热,避免长期密闭环境,一些条件病原菌会快速增殖。

2.2 饮水

暴雨后的水源可能被污染,一定要做好饮水的消毒工作。尤其是使用周边水源(包括地下水)的牛场,可在牛的饮用水中添加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消毒剂例如二氧化氯可在每吨井水中加入6克或河流水中每吨加入15克。而且牛的水槽一定要保证每天清洗1次,用0.1%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水溶液先冲洗1次,清洗干净后再给奶牛使用,其他饮用设备和挤奶设备使用前都可进行此项操作。

2.3 牛舍

暴雨后要及时清理牛舍淤泥和积水,保证牛舍内环境卫生干净;且要增加清理频次,以免地面太滑造成牛只摔伤、乳房炎发病率升高和蹄病感染率上升,影响奶牛健康和原奶品质。

2.4 蹄浴

在牛舍或挤奶厅回牛通道中增加生石灰浴,具体做法:铺上一段厚10厘米的生石灰,宽度和长度按牛场需要,保证每头牛都能经过该路段,且每头牛每个牛蹄都有至少3次能接触生石灰,每周至少使用2次生石灰浴,干燥杀菌,待雨季降水缓解后撤除此项工作。

2.5 消毒

消毒是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和细菌的最有效方法,可有效破坏病原微生物和细菌生存环境。在梅雨季节增加消毒次数:每天至少1次对牛舍、挤奶厅、饲料房外围、青贮窖外围、运动场、场区道路、大门口进行消毒,浓度是正常使用浓度的2倍。特别注意,真菌在雨季快速繁殖,可针对性使用消毒剂。

养殖常用的环境消毒剂成分:生石灰、高锰酸钾、火碱、硫酸铜等。环境消毒剂可用于畜舍外道路及畜舍过道和地面的消毒,其中硫酸铜可以用于杀灭真菌,与石灰水混合后生成波尔多液,可用于抑制植物和环境的真菌。养殖常用的水消毒剂成分:漂白粉、二氧化氯、次氯酸盐、二氧化氯、过氧乙酸、二氯异氰尿酸钠等。水消毒剂需仔细阅读说明书稀释后使用,也可高浓度稀释后作为物品及体表消毒;其中二氧化氯是获得一定认可的高效消毒灭菌剂,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通过破坏细胞或病毒的组成结构、阻碍细胞代谢等方式实现微生物灭活,杀菌范围广可杀灭绝大度多数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二氧化氯奶牛乳头的杀菌效果评价表明,该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养殖常用的体表消毒剂:有机碘、新洁尔灭、双氧水、乙醇。体表消毒剂一般用于疫苗注射前体表涂抹消毒和外伤消毒,要求有较高的安全性。所有消毒剂使用时都需要注意自身的防护戴好面罩口罩避免被消毒剂腐蚀,对于采购的消毒剂要检查其是否通过相关资质单位的检测认证。

2.6 饲料配比变化

因恶劣天气或气候异常,奶牛采食量会有下降,但不要轻易调整饲料结构。要尽量避免给奶牛增加人为应激,可增添活性益生菌调理胃肠环境,减少或避免梭菌病发生。

2.7 料槽清理

水泥料槽在牛场使用比较普遍。水泥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湿热环境下,水泥含水量很容易升高,同时全混合日粮(TMR)水分都在50%左右。受长时间闷热环境的影响,饲料霉变速度非常快,很容易引发奶牛消化道疾病。建议每天投料3次,每小时翻推一次TMR料,清槽2次,保证清槽后空槽时间0.5小时/天,确保饲槽透气,同时利用空槽时间把饲槽死角处清扫干净,每天使用真菌消毒剂消毒1次料道。

2.8 灭蝇、灭鼠

暴雨季节强对流天气频繁,气温变化大、湿度高,非常适合苍蝇繁殖,每12天就会繁殖一代。闷热天气会降低奶牛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苍蝇不仅骚扰牛群休息和正常采食,还是流行热和结节性皮肤病传播的第一媒介。老鼠也是牛场疾病的传播者,不仅造成饲料损失,还会对牛场重要设施如电路、电器造成破坏,影响生产安全。通过定期喷洒杀虫剂,安全投放灭鼠药可有效控制蚊蝇、鼠害的发生,是奶牛场环境卫生控制的一项重点工作。

2.9 糟类饲料

糟类饲料本身含水量比较高,受雨季影响,再加上储存条件无法保障,霉变速度非常快,无法保证糟类饲料的品质和适口性,不建议牛场在雨季使用糟类饲料。

2.10 运动场

雨季时,运动场长期受水浸泡,使土壤含水量增加,微生物容易滋生;而且环境温度上升后,土壤内部的水气会上升。牛只躺卧时乳房紧贴地面,地面上升的水气和温度会影响乳房散热,从而造成乳房炎和体细胞上升。所以要保证运动场排水设施通畅,及时清理运动场粪便和污水,及时修缮运动场破损地面。

2.11 驱虫

多雨季节的驱虫工作也要重视,及时进行体内外寄生虫驱虫。驱虫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进行,牛在第2天白天排出虫体,便于收集处理。

3.奶牛雨季重点疾病防控

3.1 犊牛营养性腹泻预防

犊牛腹泻雨季多发,主要由饲喂不当或奶、料品质不良造成,其特征为消化不良和拉稀,多与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感染有关。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日常护理,给足初乳,饲料避免变质,减少大肠杆菌发病机率。

3.2 口蹄疫疫苗接种

(1)犊牛免疫:3月龄免疫1次,21天后加强免疫1次。

(2)口蹄疫疫苗抗体滴度检测:每次免疫完成之后,应在免疫21天后,随机采集牛群5%~10%的样品量,进行抗体滴度检测,发现口蹄疫抗体滴度低于90%的保护率的牛只,及时进行补免。

3.3 奶牛梭菌防控

牛场大门是牛场的第一道疫病防火墙,门口消毒池内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进入牛场必须经过消毒池。牛场预防梭菌感染牛的有效措施就是接种疫苗,目前市面常见梭菌疫苗为7联、9联疫苗,牛场可根据梭菌分型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疫苗使用。犊牛免疫5月龄免疫1次,围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干奶后免疫1次。

3.4 奶牛“两病”防控

雨水冲刷地面后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暴露扩散,所以汛期要及时进行布病、结核病筛查;自身条件不足难以进行筛查的牛场可联系相关检测单位协助。及时发现早流产病牛,并进行胎儿及胎衣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菌扩散,避免汛期“两病”蔓延。

3.5 雨季腐蹄病预防

多雨的季节、泥泞的地面、不清洁的牛舍、牛床、通道、运动场、不平衡的饲料营养等都为蹄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一般后蹄发生疾病的几率比前蹄高,成年牛比犊牛发病多。因此需要合理搭配日粮,特别是钙与磷的比例要平衡(一般为1.5~1.6:1)。在多雨湿热季节应该定期消毒牛蹄,每次约10分钟;每年护理性修蹄2次。及时清除舍内的粪尿,勤换垫料以保持牛舍干燥,用生石灰粉消毒牛床,保持牛舍清洁。

3.6 奶牛炭疽病防控

2021年雨季我国的炭疽感染事件上升,在我国炭疽感染普遍为动物传人所致,近八成发生在动物养殖、加工从业者,奶牛作为炭疽易感动物更需慎重。炭疽病普遍发生在夏季,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草食动物最易感。牛感染后发病迅速病程猛烈,1~2天死亡,眼耳鼻喉肛门等天然孔流血,血液黑色不凝结。疑似病牛禁止剖检,病菌会污染土壤环境,炭疽芽孢抵抗力极强,干燥土壤中可存活40年以上,在自然界长期存在,在洪涝灾害后炭疽芽孢杆菌污染土壤会导致大量牲畜死亡。对疑似病例可慎重取耳血一滴作涂片,用美蓝和瑞氏染色、镜检,若见多量单个或成对的有荚膜、两端平直的粗大杆菌,可初步诊断或联系有资质单位进行辅助诊断和开展防控指导。确诊后需通知主管部门,封锁现场,病死牛铺20厘米生石灰深坑掩埋或彻底焚烧,环境、物品可用含氯消毒剂例如漂白粉,进行彻底喷洒消毒,14天内接触人员进行医学观察。


第三节 高温天气奶牛发生热应激时饲养管理应对措施

高艳霞 沈宜钊 李 妍 冯志华 李建国

(河北农业大学)


热应激是夏季奶牛养殖过程中困扰奶牛生产的突出问题,会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产奶量下降、乳脂率降低,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此外,美国的研究还发现,干奶牛热应激会显著降低子一代各胎次泌乳量和使用寿命,甚至对子二代的淘汰率也有显著提高,因此夏季防控奶牛热应激不仅是牛场维持当前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更是牛场今后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

牛舍的温湿度指数(THI)、奶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都是衡量奶牛热应激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72≤THI≤79时,奶牛处于轻度热应激,79<THI≤88时,奶牛处于中度热应激,而THI>88时,奶牛处于高度热应激状态。呼吸频率在50-79次/分钟时,奶牛处于轻度热应激,80-119次/分钟时,奶牛处于中度热应激,而120-160次/分钟时,奶牛处于高度热应激状态。直肠温度在39.4℃-39.6℃,奶牛处于轻度热应激,39.6℃-40.0℃时,奶牛处于中度热应激,而超过40.0℃时,奶牛处于高度热应激状态。

1.日粮调控热应激

日粮营养调控和奶牛饲养管理是当前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有效手段。其中,日粮营养调控方式主要由以下几种:

(1)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根据NRC(2001),热应激期间,奶牛的能量需要量会提高7%-25%,但是热应激会降低奶牛食欲,因此适当提高奶牛日粮能量浓度有助于缓解热应激。但是日粮精料比例不宜超高60%。

(2)提供优质蛋白。热应激期间可适当增加日粮的蛋白含量,尤其是过瘤胃蛋白的含量,但一般蛋白质水平不宜超过日粮干物质的18%,而高产奶牛瘤胃非降解蛋白(过瘤胃蛋白)可由粗蛋白含量的28%~30%增加到38%~40%。

(3)补充矿物质。热应激期间,日粮干物质应含有下列最低水平的常量矿物元素:1.8%~2%的钾(K);0.45%~0.65%的钠(Na);0.35%的镁(Mg)。日粮中氯(Cl)的水平在占日粮干物质的0.35%以下。

(4)补充瘤胃缓冲剂。夏季热应激期间,NaHCO3可以从1%~1.5%提高到1.8%~2%,MgO可以饲喂80~90 g,或者用NaHCO3和MgO合剂(2∶1~3∶1)撒于饲槽固定位置,让牛自由舔食。

(5)补充维生素。炎热季节应适当增加日粮中维生素含量,建议每日每头成母牛添加维生素C 1000-1600 mg、维生素A 150000IU、烟酸6 g和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 20-25 mg。

(6)其他添加剂。夏季在奶牛日粮中可添加某些复合酶制剂、酵母培养物等抗应激饲料添加剂。也可应用中草药添加剂,如采用石膏、板蓝根、苍术、白芍、黄芪等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解暑作用的中草药,按一定比例配合粉碎添加于奶牛饲料中,对预防热应激有确切的效果。在奶牛日粮中添加由黄芪、党参、当归等组成的发酵中药制剂,在酷暑季节能有效防止产奶量下降和乳指标的降低,同时可降低乳中的体细胞数。

2.饲养管理调控热应激

通过饲养管理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日粮配制及投喂。热应激期间,增加清晨和夜晚凉爽时TMR投料比例,早上35%~45%,晚上35%,中午20%~25%,每2-3 h推料一次,避免TMR聚堆发热变质。青贮饲料随取随用,TMR现拌现喂,避免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夏季TMR的水分含量可以适当大些,水分以50%~55%为宜。也可利用TMR保鲜剂,使TMR保持较低温度,有效增加采食量。夜间应注意采食位置的亮度,光照强度以200 Lux为宜。

(2)保证饮水和躺卧。奶牛处于热应激时,需水量是平时的1.2倍到2倍。有条件的牛场可在奶牛从挤奶厅回牛舍的通道旁安装饮水槽。饮水应保证新鲜、清洁,饮水槽应一周彻底消毒一次。做好奶牛卧床管理,根据奶牛场粪便清理方式合理选择垫料,每天2次清除卧床及通道上的粪尿并平整床面,卧床垫料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每3天翻整、消毒1次,保持卧床良好的吸水性、弹性和舒适度。及时清理牛舍粪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蚊蝇孳生,防止有害昆虫对奶牛的骚扰。坚持每周2次对牛舍及周边进行消毒和对牛只进行蹄浴,严格执行防疫制度。

(3)遮阳降温。合理利用和设置幕布和挡板,避免阳光直射,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对于设有运动场的牛舍,可在运动场中央设置遮阳棚,高度一般为3.6-4.0 m。另外,在补饲槽、饮水槽上方也应设置遮阳棚。此外,也可在牛舍棚顶加装隔热层,降低牛舍温度。

(4)风扇喷淋。风扇结合喷淋设施是非常有效的热应激缓解措施。在牛舍、采食通道安装风扇时,风扇底部距离地面2.2-2.4 m,风扇角度以与垂直面呈20°-35°为宜,应保持风扇之间的主风方向一致。一般采用直径1-1.2 m的风扇,安装间隔通常在6 m左右;待挤厅风扇安装时并排侧面间距2 m左右,不应有风吹不到的死角,风扇末端风速>2.8 m/s。牛舍内风扇可以分几条线路分开控制,如牛床和采食道,可在不同温度或时段下开启不同位置和数量的风扇。喷淋管道安装高度距离地面1.5 m~1.8 m,喷头间距根据喷头有效喷淋范围确定,一般为1.5 m;喷头角度以能喷到牛躯干为准,特别是瘤胃部位,一般喷淋角度180°,大水滴应可浇湿牛背及腹侧部,但不能浇到乳房及日粮,水压300-330 kpa,喷头流量2-3 L/min。实际中应根据THI采用间隔吹风+间隔喷淋措施。通常一个降温循环为15 s至1 min的喷淋和2-10 min的风扇通风,实际应用中根据牛体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节 低温暴雪时奶牛养殖饲养管理应对措施

阿晓辉 刘慧环

(黑龙江奶业协会)


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冬季低温暴雪等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因冷应激造成奶牛场产奶量的下降,奶牛乳头的冻坏冻伤和新生犊牛的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等问题,也发生暴雪导致牛舍倒塌等事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影响、较大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影响。为应对恶劣天气影响,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结合专家研究成果和奶牛场的经验反馈,总结撰写了《低温暴雪时奶牛养殖饲养管理应对措施》,针对暴雪和低温天气制订了具体的预案、防范和自救措施,供奶牛养殖场和为奶牛场服务的企业参考借鉴。

1.奶牛场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寒区特点

1.1 牛舍建筑布局紧凑并最大限度减少奶牛的移动距离;

1.2 建筑朝向应保证冬季最大限度接受太阳辐射,以提高冬季舍温、减少能耗和改善卫生防疫条件。

1.3 牛舍需使用保温墙壁、吊顶(顶板)以及地面,采用苯板厚度在15-20cm或更厚一些的加厚型彩钢板,舍顶能承受当地最大降雪量的压覆。

1.4 牛舍侧墙方向的挑檐长度要足够长,这样确保积雪或冰凌不会堆积或破坏侧墙和风机。

1.5 寒冷地区在设计阶段要考虑好牛舍保温和通风的关系,通风比保温更重要。

1.6 粪污处理区域需要考察冬季粪污堆积空间,粪沟建设要考虑冻土层深度。

1.7 各类电器元件的电控箱应安装于牛舍外,避免冬季牛舍内温差大,导致配电箱冷凝和水蒸气滴入电器元件内经常出现短路和氨气腐蚀造成电控元件损坏。

2.持续低温及暴雪来临前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2.1 检查给水系统

对暴露在外的给水管道、水龙头在入冬前要进行防冻包裹处理,可以用牛粪、稻草或其它保温材料对水管等设备进行包裹,以防水管道被冻裂而导致牛场用水困难或水大量外流、地面结冰。对于那些可以暂停使用的供水管道可以暂时关停。

2.2 牛舍保暖设施完备

检修或安装牛舍两头的大门,持续低温天气到来时关闭牛舍两端的大门,防止穿堂风。将牛舍迎风面的门窗和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保证牛床垫料和犊牛垫草的贮备充足,保证恒温供饮水系统正常。检修风机及通风口,保证无结冰运行正常。必要时准备保温门帘,窗帘,减少热量散失,有条件也可设置门斗,极寒天气在进风侧设置补充热源可提高牛舍内温度。

2.3 机械的准备

拖拉机、装载机要及时更换冬季油料,气温低于-10℃时,夜间需放入有热源的或封闭式车库中,室内无热源或因特殊情况不能放入室内,需使用发动机加热装置或给发动机覆盖棉被。

2.4 室外的地下粪污输送渠准备

使用干牛粪或沙土等在粪渠上层覆盖,保证冬季粪渠畅通。持续低温时,需筛分岗位增加夜班人员,负责刮粪机夜间启动,保证链条及转胶轮箱不被冻死。负责夜间对粪渠进行回冲,保证粪渠内的污水流动,避免粪渠结冰。

2.5 完全开放式饲喂单元升温准备

持续低温期间,尽量全部奶牛入舍。如做不到,则完全开放式的饲喂单元,可在迎风面正面和两侧设彩钢板、草垛、塑料布、帆布、彩条布等遮挡寒风,以减少饲喂单元的局部风速。在运动场的上风方位,可用农作物秸秆、建筑材料等搭建临时挡风墙。

3.针对低温需要特殊管理的区域

3.1 含水量较高的粗饲料的管理

3.1.1 青贮防冻:在青贮的制作过程中,采用夹层封窖技术,即青贮封窖时,先覆盖一层青贮专用膜,中间夹层覆盖草帘和毛毡,最后覆盖一层塑料膜,杜绝或减少冻层。青贮饲料取用要做到现取、现喂,以防结冰。

3.1.2 多汁饲料防冻:做好豆腐渣、啤酒糟、甜菜丝、胡萝卜和饲用甜菜等的防冻和缓冻工作,以防结冰和没有缓冻而不能饲用。

3.2 低温时期犊牛需要特殊的养护

3.2.1 要保证奶牛产房温度,产房应安装热水器或有可随时为产房提供热水的水源,要求水量≥50升,水温≥80℃,满足灌服、初乳解冻等的要求。保证母牛稻草厚度超15cm,犊牛出生后立即用干燥的锯末和干布将犊牛擦干,然后快速烘干或吹干被毛,避免发生犊牛感冒、肺炎和消化不良性腹泻以及其它并发症。

3.2.2 舍外犊牛岛在持续低温来临前应全部移入舍内,对于单间独立的犊牛舍来说,最好能有供暖设施设备,如不能最好能离地。以上两项都做不到,建议犊牛栏的垫料采用双层,即最底层用干锯末或稻壳吸湿,上层用麦秸、稻草等以便保温,如果舍温还不理想,需要为犊牛制作专门的马夹保温。

3.3 低温时期挤奶厅需要特殊的管理

3.3.1 冬季挤奶不能大面积用水冲洗乳房,奶牛乳房尽可能地保持卫生。采用柔软的毛巾擦拭乳房,不能揉搓。挤完奶后要尽量保持奶牛乳房干燥,使用防冻的药浴液进行药浴,也可以涂抹凡士林。乳房肿胀的新产牛更容易乳头龟裂,需要格外关注。

3.3.2 挤奶厅和牛舍距离较远及转运通道温度过低的,可暂时使用乳罩,以防止奶牛乳头冻伤。

3.3.3 可以考虑在奶厅增加额外的保温措施,但须避免奶厅、通道和牛舍温差过大。

3.4关注饲料的质量和营养

3.4.1 提高奶牛日粮营养水平,补偿奶牛体能损失。严重的持续低温发生后,要及时调整日粮营养成分和采食量,以满足奶牛冬季维持需要的增加。饲料中精料供给量应比平时增加5-10%,以便补偿奶牛因维持需要增加而消耗掉的能量,从而保持产奶量平稳。另外,严重持续低温灾害时,还要增加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供给量。寒冷季节奶牛易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要重视这两种维生素的添加,其喂量可提高1倍,也可以通过补喂胡萝卜和优质豆科牧草的方式来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不足。

3.4.2 采用TMR饲喂的牛场,可以将TMR的含水量调整到45%~50%,并要做到少添、勤添,以防冻结。捡出饲料中的冻块或结冰块,以免奶牛食用后导致消化系统疾病或冬痢在牛群中的大面积发生。冬季大部分奶牛处在妊娠期,饲养管理不良很容易发生流产和死胎。因此,在保证奶牛自身的营养所需,还要考虑供给胎儿生长的营养需要,并积蓄一定的能量养分以保证泌乳的需要。

3.5 奶牛场管理需要加强

3.5.1 兽医及管理人员要全天候查槽、巡视,发现牛只有异常情况要尽早检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预防冬痢和乳房冻伤的发生。

3.5.2 及时清除卧床上的粪便,及时预热和更换卧床垫料,保证卧床垫料干燥、松软,不冻结。

4.原料奶运输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团体保持密切沟通

冬季的积雪、路滑和封道等原因对原奶运输产生影响,尤其是降雪较厚区域,随着温度的波动出现结冰路面,远距离运输较多的,加大了人工费用和运输成本。必要时联系当地农业农村局、乳品企业和奶业协会积极与道路运输部门联系配合,清理严重雪阻路段,保证原奶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