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奶业信息网 >> 行业动态

2008年黑龙江省奶业发展工作重点

[导读] 2008年黑龙江省奶业发展工作重点
奶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之一。“十五”期间,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和效益驱动下,我省奶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产业规模、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均有大幅度提高。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吸纳城乡富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是我省奶业发展经济转型期,同时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

 2006年以来我省奶业同全国一道出现了大幅度波动, 2007年5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07〕41号)文件,为我省奶业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省政府拿出1.7亿元专项资金在以下几方面扶持奶业发展。一是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场(区)配备全混日粮(TMR)机械设备补贴项目。二是秸秆黄贮(微贮)技术推广项目。三是奶牛冷冻精液补贴及种公牛引进培育项目。四是奶牛生产性能(DHI)测定建设项目运行经费。五是奶牛主要疫病控制与净化项目。六是继续支持青贮饲料生产。七是奶牛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项目。

 为促进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于2007年9月下发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文件,采取八项扶持措施促进奶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度。补贴范围由目前北方地区奶牛头数1万头以上、南方地区奶牛头数5000头以上的181个重点县,扩大到全国,将全部荷斯坦奶牛的能繁母牛纳入补贴范围。二是实施后备母牛补贴政策。对享受奶牛良种补贴改良后的优质后备母牛给予一次性补贴,每头补贴500元。三是将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购置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国家对奶牛养殖农户购置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给予补贴。四是调整疫牛扑杀补贴政策范围。将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而强制扑杀的奶牛,列入畜禽疫病扑杀补贴范围。五是建立奶牛政策保险制度。国家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政府对参保奶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六是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七是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的信贷支持。对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因非主观因素发生还贷困难的奶牛养殖农户,其逾期贷款视困难情况予以展期,具体期限由贷款银行决定。经贷款银行同意展期的逾期贷款免收罚息。八是完善奶业产业政策。为促进企业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对新建和扩建乳品加工项目取消备案制,统一实行核准制。

 2008年我们将借助国家和省政策倾斜、奶农养殖积极性高涨的良好契机,进一步推进奶业生产方式转变,全面提升奶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落实41号文件的扶持政策,其中主要包括全混日粮(TMR)机械设备补贴、秸秆黄贮(微贮)技术推广、奶牛良种补贴及种公牛引进培育、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建设、奶牛主要疫病控制与净化、青贮饲料生产、奶牛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二是落实国家奶业扶持政策,其中主要包括奶牛良种补贴、实施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给予补贴、调整疫牛扑杀补贴政策范围、建立奶牛政策保险制度、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的信贷支持、完善奶业产业政策。力争通过国家和省扶持政策的带动,进一步推进我省奶业的现代化建设,打响天然绿色牛奶地域品牌。(文章来源:黑龙江省畜牧兽医畜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