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奶业信息网 >> 行业动态

甘肃省积极研究奶业走出困境对策

[导读] 甘肃省积极研究奶业走出困境对策
    本报兰州5月21日讯 (记者 王朝霞 实习生 马水娟) 本报4月22日“经济专刊”版刊登《奶农“卖难”奶企“销难”》一文后,引起我省相关部门的关注,省农牧厅立即召集我省奶牛主产区农牧部门、乳品企业及奶站,探讨制约奶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研究促进奶业平稳发展的对策措施,提出出台奶价补贴等临时救助措施,强化奶源源头控制等长远振兴计划。
  当前,我省奶业面临严峻形势,一头产奶奶牛每天亏损5元至8元,长达7个月的低价运行严重挫伤了奶农积极性。据对奶牛重点县区调查,杀牛卖牛现象严重,奶牛存栏多则下降40%,少则下降10%,平均淘汰率高达20%以上,预计全省上半年奶牛存栏由去年底的20.6万头下降至18万头。同时,奶制品企业奶粉积压严重,兰州庄园、酒泉好牛、临泽雪莲积压奶粉1734吨,拖欠奶农奶款。据分析,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影响,导致消费者信心缺失是制约当前奶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产奶粉出口受限,大量进口优质低价奶粉冲击奶粉市场;宁夏、陕西、内蒙古等外埠奶源低价冲击我省市场。“当前我省奶业与全国一样,处在自我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但转变与调节过程中的‘阵痛’需要政府高度关注,必须从临时救助和长远振兴入手,在低谷中整合,在整合中优化,在优化中发展。”省农牧厅有关负责人说。来自酒泉、张掖、临夏、兰州等农牧部门及乳品企业、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负责人商讨应对危机对策,提出当前应出台优质后备奶牛补贴和奶价补贴等救助措施,建立奶源与加工一体化运行体制,探索区域性平衡生产与供给;加快奶牛、奶站标准化建设,采取“托牛所”“奶牛入股经营”等形式,促进散养奶农标准化生产。从长远看,要强化奶源源头控制,规范生鲜乳生产技术,加强奶业生产和奶站监管,鼓励企业开发纯鲜牛奶生产,扩大消费,促进奶业发展。
                                  (信息来源: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