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奶业信息网 >> 行业动态

新法能否提升奶业的安全水平

[导读] 新法能否提升奶业的安全水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6月1日,被寄予厚望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相信中国奶业将走出危机的泥潭,迎来大发展的良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沅表示。
    张沅说,近年来,我国奶业快速发展,但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监管机制完善等却相对滞后。此次《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将极大地提升包括奶业在内的食品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2008年9月,我国爆出三鹿奶粉事件。这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给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给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更使我国奶业发展陷入严重的困难和危机。
    “这一事件暴露了我国乳品质量管理和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我国奶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反映。”张沅表示,我国奶业完整的产业链被分割于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各部门管理界限的模糊不清导致了责任不清,尤其反映在原料奶和奶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上,导致此次事件发生的最主要节点——奶站游离于一个“三不管”的管理空隙中。
    食品安全关系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以奶业整顿为突破口,全面提升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和监管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此前指出,奶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走出危机,从数量扩张转为整体优化,全面加强以质量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把奶业发展推向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要想保证百姓喝上放心奶,不能仅靠一部《食品安全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奶业资深人士表示,一是针对奶业的细化措施必须及时跟进。《食品安全法》的出台非常及时,提出了总体的要求和方向,但是还缺乏细致的、可操作性的具体规范。二是政府部门的作用必须发挥到位,而不能缺位。如果仅靠奶农自觉、靠企业自觉来保证乳品质量,这样的风险就太大了。
    “《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后,奶业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实施细则,全面贯彻实施。”张沅认为,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安全监管是关键所在,对奶牛饲料的质量安全检查和奶站的管理是两个主要环节。他建议,在奶业的主产区,应由政府主持,建立具有独立执法权的饲料质量检测中心和乳品检测中心,进一步加大对奶牛养殖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 (卜海涛)
    同时,还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的奶牛养殖模式。在加强对奶牛散养户的技术培训和奶源质量管理与监督的同时,新建奶源基地不应再发展散养户模式,并应有计划地引导现有散养户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过渡。
                          (信息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卜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