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奶业信息网 >> 行业动态

吕维峰副省长在黑龙江省畜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导读] 吕维峰副省长在全省畜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的这次会议很重要,昨天省委刚刚召开了扩大会议,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6月26~28日视察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天这个会不仅要总结畜牧业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还是一次贯彻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的落实会议。在奶牛、生猪两大品种产品价格下降,销售锐减,生产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召开这次会议,对推动我省一个时期畜牧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可以说,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畜牧业重大事件频发的情况下,我们省去年和上半年畜牧业还是实现了健康的快速发展,没有发生倒奶杀牛事件,养殖数量稳中有升,支持了我们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这种日趋严峻的形势下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实属不易,我在这里代表省政府对大家辛勤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进一步认清畜牧业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年都把目光聚焦“三农”,充分说明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省委十届六次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谋划了建设松嫩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全省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省政府出台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和畜牧业“两个千万”工程发展规划,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目标。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农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和支柱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一是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近几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省人均畜产品占有量明显提高,目前我省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78.9公斤、28.4公斤和151.6公斤,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1.5倍和5.7倍,实现了肉蛋奶的有效供给。对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强壮国民身体素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畜牧业的大发展,改变了多年来种植业的粮经二元结构,实现了粮、经、饲三元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粮、经、饲比重由十五初期的83:15:2调整到90:7:3;畜牧业的大发展,使农业内部各业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已由29%提高到40%;畜牧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了农区工业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三是促进了粮食及副产品的过腹转化增值。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粮食的转化,为粮食找到了出路,从而保护和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近几年,随着畜禽饲养量的增长,每年过腹转化的粮食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每年可转化粮食125亿公斤,实现转化增值效益60亿元以上。同时发展畜牧业又为提高粮食产量和开发有机食品提供了大量有机肥,另外通过推广秸秆青黄贮技术,使秸秆“过腹”增值,变废为宝,提高了种植业的综合效益。实现了粮多、畜多、肥多的生态良性循环,是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据测算,一亩玉米可产秸秆1.05吨,直接出售可获利42元,如果青黄贮饲喂牲畜,农民可获利120元。去年我省青黄贮2400万吨,相当于增收27.4亿元左右。 
  四是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使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据测算,2008年我省农村人口人均牧业收入达到860元,占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近20%。畜牧业发展较快的如双城、肇东、安达、杜蒙、望奎等县市农民人均收入50%以上来自畜牧业。望奎县去年仅养猪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205元,占农民纯收入的50.2%。 
  五是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畜牧业既是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最佳渠道,也是土地流转后出现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承载产业,加快发展畜牧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从土地流转出来的大量农民从业问题,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同时也为大量返乡回流农民工开发多种生产门路,提供再就业机会,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据测算,畜牧业每实现1亿元产值可吸纳转移3000个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每实现1亿元畜产品加工业产值可创造1500个就业机会。全省发展畜牧业吸纳劳动力近240万人,其中90%来自于农村富余劳动力。 
  六是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畜牧业不仅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一个产业链条长且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前驱种植业、后带加工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肉蛋奶,而且还承担着为食品工业、医药及其他相关产业提供原料的重大功能,带动了畜产品等加工企业的快速崛起,增加了财政收入,振兴了区域经济。双城的雀巢公司2008年上缴地方财政税金2.6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0.5%,杜蒙、安达、克东等县市地方工业税收的50%-80%来自于涉牧加工企业。畜牧业的发展不仅给财政带来直接税收,还通过拉动运输、服务等其他产业为地方提供间接财源,对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看,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畜牧业已经或正在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发达国家的多年实践证明,没有畜牧业的农业是不完整的农业,没有发达畜牧业的农业不是现代农业,因此我们要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畜牧业现代化。随着畜牧产业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全社会对畜牧业原料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对肉蛋奶等优质畜产品的消费将迅速扩大,畜产品通过加工转化,将实现效益的大幅度增长。畜牧业是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大省进程重要的基础产业,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为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引领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实现龙江经济振兴,发挥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发挥优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坚定畜牧业大发展快发展的信心 
  我们黑龙江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环境良好,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奶业大省,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我省生态环境优越,是世界上公认的奶牛养殖黄金带。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420亿公斤,年产作物秸秆500多亿公斤。有草原面积6500万亩,年产饲草800多万吨。青贮饲料种植面积324万亩,青贮贮量达到1100万吨,黄贮1300万吨,同时农副产品数量大、质量好、成本低,可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优质饲草饲料资源。 
  近几年,我省大力实施“主辅换位”战略,强力推进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形成了比较厚实的发展基础。畜牧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到2008年末,全省畜禽饲养总量达到5.2亿头(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03万吨、109万吨、582万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全省高科技示范园区发展到342个,专业化养殖小区3533个,专业大户及标准化养殖场46531个,规模化经营比重已突破70%;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我省奶牛、蛋鸡和生猪的良种率已接近100%,肉牛的良种率已达到65%以上,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省认证绿色(有机)畜产品135个,无公害945个,无公害畜牧业产地认证188个,特别是我们的奶业,基础牢固,绿色、优质、安全的奶源基地更是全国闻名,国人每喝六杯牛奶就有一杯来自龙江。 
  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规模扩张和资产重组,不断打造知名品牌,初步实现集群式发展和优化升级。目前,全省已建成乳品加工企业81家,日加工能力为1.9万吨,加工产能位居全国前列;生猪屠宰加工企业594家,年加工能力2000多万头,加工能力位居全国前十名;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62家,年加工肉牛、肉羊能力分别达到240万头和300万只,加工能力实现了超前配置,拉动畜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长期以来,我省十分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断强化投入品安全监管,使我省产业和产品安全水平始终居全国前列。在周边省区疫情频发的情况下,我省是全国两个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省份之一,连续六年保持了牲畜口蹄疫疫情稳定,猪链球菌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无疫,从未发生过非法添加苏丹红、瘦肉精、孔雀绿等畜产品安全事件,为我省畜产品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畜牧业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我们畜牧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资金投入上,信贷资金所占比例少,缺少中长期贷款,使养殖业投入不足,影响和制约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龙头企业建设上,存在着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开拓能力弱,统筹规划不够,重复建设突出等问题;在产业化利益联结上,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企双方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在基地建设上,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养殖环境污染方面,养殖场(户)畜禽排泄物对周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在信息指导上,市场预警体系不完善,应对市场能力不强,养殖户预期收益不稳定,以上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畜牧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近几年来,世界动物疫病日趋复杂,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猪蓝耳病等疫病之后,又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并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尽管我省疫情稳定,但潜在的疫情风险仍然存在,给我们的防控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二是对畜产品安全监管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出现的后果,我们可看出畜产品安全问题是畜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将是我们今后工作中的难点和压力。一方面,国家将逐步加大监管力度,畜产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将更加完善,畜产品生产和流通将处于严格监管之下;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手段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远远不能适应畜牧业大发展的要求。一旦出现畜产品安全问题,产业危机将一触即发。三是产业竞争力面临挑战。目前全球化的畜产品竞争不仅仅是价格的低水平竞争,而是品牌、价格、质量、管理等方面综合性竞争。在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畜产品市场占有率正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出口型畜产品外销受限受阻,另一方面,国外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目前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牛奶价格持续下降,近期我国又与巴西签订协议取消对进口巴西鸡肉的限制,同时允许更多的巴西牛肉进入中国市场,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进口牛肉比去年同期增加59%,出口减少54%;进口乳品增加55%,出口减少59%,这使我们的畜产品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畜牧经济发展的冲击日益显现,保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明显增加,形势异常严峻,情况异常复杂。可以说,今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畜牧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是畜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最大的一年,是畜牧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在充分估计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畜牧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潜力: 
  一是国家和省对发展畜牧业高度重视,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党委要确定专门班子、专门领导抓农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充分肯定了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畜牧业的支持,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良种补贴、奖励大县、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养殖保险等方面项目和资金要进一步增加和扩大。同时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国家拿出四万亿元用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其中,有很大一块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畜牧业也是投资重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在组织机构设置、资金保障等方面都对其倾注了关心和支持。省政府出台了生猪和奶牛发展的“双千万”工程战略规划,启动了贷款贴息、青黄贮生产补贴等一系列项目,进一步增加了对畜牧业的投入。这些都将为我们大力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 
  二是全国畜牧养殖新格局的形成给我们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一方面,南方受土地、空间、资源等因素限制,承载能力有限,加之由于南方动物疫情频发和屡现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部分省(区)畜牧业发展开始萎缩。另一方面,我省畜牧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优势、防疫优势和环境优势,使全国的畜禽养殖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南猪北养”、“北猪南调”,养殖业正向北方粮食主产区转移,为我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08年我省有50%的生猪、80%的乳制品、60%的鲜蛋都销往南方市场。 
  三是进一步提升生产水平有空间。我省现在奶牛平均单产5吨,比美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低50%,比上海、天津等先进地区低37%左右。如果按我省千万吨奶规划,奶牛单产预期达到6吨,以目前我省产奶牛数量计算,相当于增加了23万头产奶牛;肉牛、肉羊通过品种改良等综合配套措施,增产潜力更大。 
  四是产业化升级有潜力。目前我省畜产品初加工比重大,精深加工比重小,发达国家肉类精深加工比重达60%,我省不足5%。名、优、新、特产品更少。发达国家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3:1,而我国仅为0.3: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进一步做大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潜力巨大。 
  五是市场消费有需求。从国内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将快速增长。统计和实证分析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是消费起飞的阶段,尤以畜产品消费增长最为显著。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313美元,东部发达地区平均已达到5000美元,正是对营养、健康、美味的畜产品需求旺盛的时期。根据农业部预计,到2010年,全国人均肉、蛋、奶消费量可能达到56.7公斤、21.4公斤和17.1公斤,而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肉蛋奶32.1公斤、10.4公斤、18.3公斤,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肉蛋奶10.9公斤、2.7公斤、1.6公斤,消费市场增长空间广阔。从国际市场看,我省地处东北亚,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毗邻,这些地区畜产品市场容量大,商品价位比较高,据资料显示,俄罗斯远东地区每年猪肉缺口量达100多万吨,为我省畜产品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潜在市场。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住这些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既要充分估计到多种不利因素和挑战,又要注重从复杂多变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畜牧业和以往相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世界金融危机导致消费下降,价格下跌,加上去年三鹿奶粉事件和国外大量进口奶粉的影响,对畜牧业产生的影响影响之深、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由于价格下降导致养牛养猪亏损,给整个畜牧业带来了阴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统一认识,顶住困难,确保畜牧业发展基础不动摇。一是要落实总书记“黑龙江要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等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促进养殖方式由分散粗放向标准化规模集约经营转变”的指示,为我们全省畜牧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省委省政府已经给我们绘制了畜牧业发展的蓝图,明确提出要建设畜牧大省,并实施了千万吨牛奶和五千万生猪两个战略工程规划,把任务指标落到地市县,我们一定要如期完成。发展畜牧业,也是增加农业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富裕劳动力,增加地方财源的一条最有效的措施。所以我们一定要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坚定保持我省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千方百计提高产业素质,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效益,不断提升我省畜牧业的发展实力和发展水平。 
  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畜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要提高畜牧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竞争能力,使之成为我们省的一大产业,就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一要加快发展规模经营。总书记指出,要促进养殖方式由分散粗放向标准化规模集约方向转变。当前看,我们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得还不错,年规模出栏猪50头的大概有3万多家,200头以上的有1万多家,畜牧小区和养殖大户与过去相比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要使我们省的畜牧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产业,目前这种饲养方式、发展方式和形式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比较粗放分散,不足以带动农民致富,也不利于防疫。这需要我们加大力度,采取措施,认真地总结和学习先进地区、先进国家的发展方式,使产业向规模化饲养、工厂化饲养、机械化饲养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融入现代社会,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产业大发展,才能提升竞争能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向农垦学习。各地市县都要规划出生猪小区、奶牛小区,这是衡量畜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二,要发展良种。猪要由二元杂交向三元杂交转变,这样会增长速度快,肉料比低,肉质也好;奶牛要由低产向高产转变,要把冻精补贴落实好,提高单产水平;牛要向乳肉兼用型转变,目前我们省有很多肉牛加工厂不达产,要发展乳肉兼用型来适应我们省的发展方式。第三,要转变方式,必须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科学的、有力的价格调控机制。总书记说,要把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有效解决卖粮难卖奶难和卖猪难的问题。畜牧部门一定把这件事放在重要位置上,没有合理的价格体制不能保障畜牧业大发展快发展。今年上半年畜牧部门做的不错,解决了部分县的奶价低的问题,但是猪价的问题还有待解决,还要进一步研究办法。目前看最有效的办法有三个:把握市场行情,掌握好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和工厂签订有约束条件的供销合同;和经济人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这还要不断探索。另外,要以省政府的名义要求推进期货交易,形成对畜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第四,要特别重视发展龙头企业。要增强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能力,要使广大的消费者都认可我们的畜产品,最终还要靠龙头企业,大家要从我们畜牧业的角度去重视龙头企业,使生产量和加工量相匹配,才能避免因供求关系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现象。要探索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和大户直接对接的模式,使养殖小区和大户成为工厂的第一车间。第五,转变方式要从饲料业抓起,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大的饲料业支持,就不可能有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更谈不上集约化规模化和科学化饲养。近几年我省饲料工业发展的较好,今后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做大做强饲料产业。。     
  四、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加大投入,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今后全省畜牧工作,就是要在外部环境不够有利的情况下,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攻艰克难,乘势而上,按照省委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指示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六次、七次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为中心,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提高产业与产品安全监管水平,加大投入,着力实施两个千万工程,加快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确保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推进农区工业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实现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转变,由粮食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转变,由“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变。 
  第一,领导要把畜牧业抓在手上,真正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难题和困难,这方面龙江县嘉荫县都不错。领导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自己的己任,要有目标有措施,有觉悟有素质,要有压力有紧迫感。各地市县畜牧业发展要有目标,要用目标实现与否来衡量领导重视程度。要真投入,比如龙江投入750万用于奶站建设,嘉荫投入900万用于乡镇服务体系建设,做的非常不错,全省要向他们学习。 
  第二,各级财政部门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我省畜牧业向前发展。省里投入很大,各地市县也要加强,形成一种投入的机制。要了解畜牧业发展的全过程,了解哪个环节需要支持。各级畜牧局长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把财政给的钱要花好,集中资金办大事。 
  第三,金融和保险业也要支持畜牧业发展。畜牧业的经济组织和经济模式要适应金融制度的安排,省市县要创新发展模式,认真研究怎么能从现代金融制度安排里得到对畜牧业的支持,有能力的县要搞担保公司。省畜牧局提出向吉林学习,发展货款中心和担保公司,会后要认真研究。还要格外关注保险业,随着畜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方式的不断深入,对市场的左右程度越大,对保险业的需要程度就就越需高。当前来讲,企业要重点研究怎么样通过财政贴息让金融提供长期贷款,通过企业担保的方式来解决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第四,要加大防检疫力度。防止重特大事故出现,是畜牧业发展中一刻都不能放松的问题。现在我们很自豪的说,我们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没出现疫情的省份之一,这是黑龙江畜产品经营能力、竞争能力、市场占有率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第五,畜牧部门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农户,调查研究,落实政策,反应情况,解决问题,特别是基层畜牧局长,在我们省畜牧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要有发展思路,有协调能力,有扎实为民的作风,要善于发展典型,要善于总结工作,要善于推动一个事物向前发展。对领导干部要有考核机制、检查机制和评估机制。 
  各位同志,我们省的畜牧业有总书记的重视,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绘制的蓝图,有值得我们骄傲的系统体制,又有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好的政策支持,有不断扩大的就业队伍,从事畜牧业的人员有艰苦、拼博、发奋图强致富的行动,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黑龙江畜牧业一定会发展成值得我们全社会为之骄傲的产业!
                                (信息来源: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