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奶业信息网 >> 行业动态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奶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下)

[导读]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奶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下)
    二、金融危机中中国奶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最终对中国奶业的冲击程度与中国奶业发展各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密切相关。近几年,中国奶业的发展速度和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一样,可以用惊人来形容。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却比过去更加尖锐,金融危机的大规模爆发不仅加剧了原有矛盾,而且凸显出一些新的问题。
  1.生产环节  主要表现为奶款拖欠现象严重,奶农鲜奶销售受阻,产业链条断裂风险加剧。“三鹿奶粉事件”后,企业效益明显降低,恢复消费者信任危机已经耗去企业大笔费用,许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加重,进口原料奶粉的价格大幅下跌,“洋品牌”奶粉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致使国内奶业“腹背受敌”,国产乳制品特别是原料奶粉销售更加不畅。近期乳品企业普遍遭遇资金周转困难,奶款拖欠现象非常严重。而一些企业停收、限收生鲜牛奶,致使原料奶价格持续大幅下挫,最高地区达50%,奶农陷入长时间亏损窘境,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浙江、山东、内蒙古、宁夏等省、自治区先后都出现了倒奶杀牛现象,奶业链条断裂的危险将加剧。
  2.加工环节  主要表现为企业资本市场筹资和融资困难,进出口贸易严重失衡,企业乳品积压严重。这些年,外资一直是推动中国乳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不管是蒙牛的成功晋级还是太子奶的曾经辉煌,强势品牌的背后都能见到外资的影子。以蒙牛为例,外资对其跃升行业前列功不可没,2002年、2003年摩根士丹利、英联、鼎辉等外资先后对蒙牛注入资金5亿元,并在2004年促使其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解决了当时蒙牛快速扩张对资金需求的后顾之忧。但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今天,很多企业都受困现金流难题,面对持续低迷的股市,以蒙牛为代表的有外资背景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资金链紧张形势。
  另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乳制品消费下降引发的乳制品过剩,国外奶业巨头对中国市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加上国外工业奶粉低价格的诱惑,国内很多乳品企业也乐于进口国外工业奶粉。据海关总署统计,近几个月,中国乳制品出口虽呈恢复性增长,但其增幅远远小于进口,贸易逆差继续拉大。目前,国内乳品企业产品积压严重,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停产或倒闭,大企业也在危机中艰难前行。
  3.消费环节  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收入下降,城市农民工大量返乡,城市和农村消费需求两不旺。据世界十大市场研究公司之一的Milliard Brown-ACSR和数据解决方案公司Lightspeed Research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8%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中19~45岁的中等收入者感受到的压力最大。人均收入增加与乳制品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非在任何时候都适用,但城市化程度对乳制品消费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与其他国家不同,此次金融危机不仅导致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明显下降,也给广大农民工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据《新京报》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有2 000万农民工失业或返乡,且这种影响还可能继续加深。对于城市中低收入的家庭而言,收入下降后可能会减少食品消费支出,而其优先考虑放弃的很可能是非必需品的牛奶,这将降低乳品消费总需求。对于失业或返乡的农民工而言,他们虽然不是城市的固定居民,但大量农民工返乡可以视为短期城市化程度下降,这也必将导致乳品消费明显减少。城市和农村消费需求的两不旺,使得中国奶业发展形势尤为严峻。
  三、应对金融危机可能采取的积极措施
  在国际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面对中国庞大的乳品消费市场,世界奶业巨头们大举进入并加快了布局中国的步伐。中国奶业如果想安全度过此次金融危机,必须正确看待中国奶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既要应急解决当前奶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又要着眼长远发展,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全面提升奶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1.生产环节  尽快出台鲜奶价格干预措施,阻止奶价继续下滑,保护奶农利益,促进奶牛养殖业的迅速转型。一方面,针对此次金融危机生产环节奶农鲜奶销售难的问题,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早制定鲜奶最低保护价,积极与当地企业对接,确保按保护价进行收购,恢复奶农养殖信心。坚决防止淘汰高产奶牛现象的发生,稳定奶牛存栏,避免奶业大起大落。另一方面,政府应善于化危机为发展机遇,借助金融危机下优良奶牛品种价格下跌的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补贴等形式促进奶农进行牛群结构调整,淘汰低产奶牛,提高奶牛单产,从源头上保证奶农养殖效益。
  2.加工环节  鼓励以贴息贷款等形式帮助乳品企业筹集资金,并采取技术性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调控国外奶粉进入中国市场,确保中国奶业的安全发展。
  一方面,针对乳品企业加工环节资金短缺的问题,各级政府可以协调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对乳品企业的筹资开设方便通道,以政策性贴息贷款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拖欠奶农资金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吸取大豆等农产品市场开放的教训,全面摸清中国奶业发展情况,充分利用WTO有关绿箱和黄箱政策,合理控制国外奶粉的进口,防止中国奶业被国外奶业巨头所采取的“低价倾销战略”挤垮。一些国外品牌近期也频繁被曝质量问题,这也给中国合理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创造了条件。
  3.消费环节  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恢复消费者信心,如用发放消费劵等措施刺激国内乳品消费。“三鹿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虽然严重打击了消费者乳品消费的信心,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对乳品消费的意愿。一方面,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方面要多种措施并举,广泛深入宣传乳制品安全,鼓励大众消费,最大限度地挖掘乳品消费潜力。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刺激乳品消费现实需求。如直接向城市消费者发放国产乳品消费券、政府购买部分乳品发放给农村居民或贫困人群等。通过这些措施,增强消费者的热情,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使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变成现实消费者,扩大乳品消费者群体,真正做到扩大内需,将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自我消化”。
                                      (信息来源:世界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