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奶业信息网 >> 行业动态

乳业专家陈渝专访:北京人应从喝牛奶变成吃牛奶

[导读] 乳业专家陈渝专访:北京人应从喝牛奶变成吃牛奶
    陈渝:乳业专家

  竞报:北京解放前奶业发展缓慢,是不是与老北京的生活习惯有关?

  陈渝:与生活习惯无关,与供给能力有关。北京是个移民城市,过去宫廷中也有奶皮子等食品,但民间消费不起,过去养牛取奶根本无法形成产业,即使有钱,你也买不到牛奶。

  竞报:似乎现在牛奶的味道不如过去了?

  陈渝:在现代生产方式的前提下,生产周期短了,绝大多数农产品的味道都不如过去。此外,过去牛奶表面有一层膜,这是人体无法吸收的,现在加工工艺将这层膜分解到牛奶中,一些消费者觉得没了这层膜,奶就变“稀”了。还有一点,就是一些牛奶添加了香精,所以味道显得浓烈,但北京本地品牌的牛奶大多是不加香料的,所以有专家开玩笑说“物以稀为贵”。其实,牛奶国家标准是一样的,干物质含量必须达到某种标准,所以浓香与否,彼此之间质量差不多。

  竞报:饮用牛奶是否会导致肥胖等问题?

  陈渝:没有报告证明这个观点,肥胖源于营养不均衡,与是否饮用牛奶无关。在台湾,目前还有“奶酪+红酒”减肥法,牛奶不仅不导致肥胖,还可以用来减肥。

  竞报:目前北京人均年饮奶已经达到了40-50公斤,和国际水准已经差不多了?

  陈渝:但我们都是喝牛奶,很少吃牛奶,比如奶酪、黄油等食品,这方面我们与国外有差距,应该逐步改变。

  竞报:吃奶制品与我们消费习惯差距是否太大?

  陈渝:我的观点是,好的东西一定会发展起来,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做菜时已经在使用奶酪,从喝牛奶到吃牛奶并非一代人可以完成,但最终奶酪等会融入中国的饮食文化中。

  竞报:去年的“三鹿事件”,对中国奶业冲击很大,您是如何看的?

  陈渝:食品安全是一个大话题,除了奶业之外,肯定还有其他食品存在一些问题,三鹿事件让中国奶业有了率先加以规范的机会,行业中大企业都在积极改变,比如不收散养户的牛奶,还有像伊利那样,搞托牛所、奶联社,将农户的牛统一经营。中国很多东西是小规模生产,质量难控制。通过三鹿事件,人们更关注奶业,中国奶业集约化程度得到了增强,这对长期发展是有益的。
                                   (信息来源:竞报 作者:陈辉)